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镇江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现代弘扬_韩凤冉.pdf

镇江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现代弘扬_韩凤冉.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江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现代弘扬_韩凤冉

镇江传统文化的整理与现代弘扬 韩凤冉 汪允普(凤凰出版社) 镇江是座历史悠久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山水形胜,文化资源十分丰厚。 镇江不仅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 生地,同时还拥有焦山《瘗鹤铭》残字石,金山寺,西津渡等历史文化景观,更是与葛洪、 刘裕、刘义庆、萧统、刘勰、米芾、刘鹗等众多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 天,如何更好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承、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努力挖掘传统 文化资源,特别是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的阐述,使其成为推动镇江现代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不竭 源泉。从而努力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成 为我们当前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准备从镇江文化资源情况概述,镇江文化保护和整理以 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镇江文化资源概述  镇江历史悠久,数千年来留下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文化资源主要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文化作品。如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 文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理论和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首开中国笔记小说先河的《世说 新语》,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现存的第三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在 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被誉为“大字之祖” 的《瘗鹤铭》,号称“十一世纪的科学坐 标”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等都是完成于镇江,或存于镇江。在一个城市的历史 上产生了如此多的重量级文化作品,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这些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已经远 远超出地域文化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镇江的, 更是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第二类是学人著述。镇江文气鼎盛,每个朝代都有著名文人学士与之相联系。东晋时, 为了躲避中原战乱,世家大族纷纷南下,其中很多都移居京口,其中最著名的就有撰有《世 说新语》的刘义庆,著有《晋书》的臧荣绪,选编《玉台新咏》的陶弘景、诗文与庾信齐名 的徐陵,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 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这些世家大族移居京口的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镇江文化发展, 此后镇江作为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纷纷于此寻山河之胜, 凭吊古今,其中李白、杜牧、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曾在此留下来脍 炙人口的吟咏诗篇。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永王东巡歌》十一 首之六)杜牧的“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润州二首》之一)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芙蓉楼送辛渐》)范仲淹的“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  ,(《送识上 人游金山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辛弃疾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成为千古绝唱,流风 遗韵,至今传唱不绝。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江南地区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271 ① 而且也已经成为文化中心。当时江南号称“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而镇江作为江南 的重要城市,也是人文鼎盛,代有名人出。如主持编修《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康熙 字典》的张玉书。近代以来有:著有《铁云藏龟》和《老残游记》的刘鹗,著有第一部全面 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马建忠等。到了近代则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柳诒徵, 桥梁专家茅以升,近代有爱国老人马相伯,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等。这些人或 祖籍镇江,或于镇江著书立说,都与镇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作品也理所当然成为镇江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类是书画碑刻资源,镇江的书画碑刻资源特别丰富,不仅有“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而且还有很多著名书画家与镇江有密切联系,如东晋镇守京口的郗鉴,《述书赋》论东晋书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