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效率与KMV模型於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之研究.PDF

经营效率与KMV模型於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营效率与KMV模型於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之研究

2012 生產力與效率特刊,民國 101 年 9 月 − 241 − 經營效率與KMV 模型於信用風險 管理機制有效性之研究* ** *** 卓翠月 、黃明祥 摘 要 過去許多學者利用財務、非財務變數來預測公司財務危機,但卻沒有研究將經營效 率與違約機率同時納入信用風險管理機制模式中,以檢驗是否能提升信用風險評估之準 確率。因此,本文以 2005~2009 年發生危機事件的 54 家台灣資訊電子業公司及 108 家正 常公司做為研究對象,建立總共 162 家公司的研究樣本。實證分析分為三個步驟:首先, 利用 KMV 模型計算樣本公司的預期違約機率 (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 EDF) ;其次, 以三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計算樣本公司之總技術效 率、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最後,將各財務變數、EDF 及三階段 DEA 所計算的效率值 納入 logit 模型中,以建構完整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型。實證結果發現:第一階段與第三階 段 DEA 所計算之效率值明顯不同,且危機公司與正常公司之財務變數、KMV 模型之 EDF 及三階段 DEA 之效率值確實存在顯著差異;而在 logit 迴歸分析方面則發現,於危機事 件發生前一年,EDF 及三階段 DEA 之效率變數具有顯著之解釋能力,再者,納入三階段 DEA 效率變數及 EDF 後之模型,其預測準確率較純財務變數模型之準確率提高,顯示將 * 感謝二位匿名審查者所提供的寶貴意見與評論,使本文修正得更臻完善,文中若仍有 疏漏之處,由作者自負全責。 ** 臺中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副教授。 *** 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本文聯繫作者。電話:(04)7232105 分機7401 ,Email: mhhuang@cc.ncue.edu.tw 。 (1) − 242 − 經營效率與 KMV 模型於信用風險管理機制有效性之研究 三階段 DEA 效率變數與 EDF 納入信用風險管理模型中,將可提高模型之準確性。 關鍵詞:KMV 模型、三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信用風險 JEL 分類代號:G33, D24, O49 (2) 2012 生產力與效率特刊,民國 101 年 9 月 − 243 − 經營效率與KMV 模型於信用風險 管理機制有效性之研究 、 卓翠月 黃明祥 壹、緒論 近年來,國際自由化、金融管制解除以及金融創新的力量並未減少信用風險的重要 性,即使在東南亞金融市場風暴發生後,市場風險及資產負債表外風險的確引起了不少 關注 (Paradi et al., 2004) ;但是,對於金融機構而言,信用風險仍舊是最顯著的風險。尤 其,在 2008 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許多企業危機事件頻傳,更再次凸顯信用風險管理的 重要。新版的巴賽爾資本協定明白地規定銀行應該採取健全的內部信用風險管理機制, 以評定銀行是否符合資本適足性,透過監理機關審查及市場制約力量相互運用,鼓勵銀 行進行風險管理。因此,新版的巴賽爾資本協定除了增加監理機關覆核程序及市場制約 機能外,並將作業風險納入風險性加權資產計算,其中信用風險的計算部份,採用外部 信用評等結果,以決定適用風險權數大小,而且允許金融機構以內部信用評等模式決定 信用風險加權風險性資產。透過有效地管理信用風險,不僅銀行可以支持本業的獲利性 外,同時,可以促進整體營運的穩定性並有效地配置其資本。 信用風險管理長久以來一直是管理領域之重要議題,眾多學者已投入相關之研究, 並已有相當豐碩之成果。然而,何者是最佳之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