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生物学试验教案
实验一 污染物对生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空气中SO2对植物叶片叶绿素a、b含量比例的影响
(1)掌握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2)了解SO2对植物的影响原理用丙酮提取叶绿素a、b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nm和645nm,根据Lambert-Beer定律,Ca(mg/L)= 12.7D663 - 2.69D645
Cb= 22.9D645 - 4.68D663Ca、Ca为叶绿素a、b的浓度将Ca与Cb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T:CT= Ca + Cb = 20.21A645 + 8.02A663
按计算叶绿素在叶片中的含量并计算叶绿素a、b的比例。
[实验器材]
(1)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剪刀;50mL棕色容量瓶;小漏斗;玻璃棒;定量滤纸;吸水纸;滴管;mL移液管;50mL烧杯。
试剂丙酮,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实验材料SO2熏气和未经熏气的植物样品
[实验步骤(1)分别剪取两种处理植物的叶样,洗净,擦干,除去中脉,称取0.5g,剪碎。
(2)将剪碎的置于研钵中,加石英砂和碳酸钙,再加少许丙酮,磨成匀浆。再加15 mL左右丙酮,搅拌,静置3min。
(3)提取液过滤至50mL棕色容量瓶中研钵、研棒用滴管吸取丙酮,将滤纸上的全部洗入容量瓶。用丙酮定容至50mL,摇匀。
取2mL叶绿素提取液2mL80%丙酮50mL烧杯,1cm的比色杯以80%丙酮为空白对照,测定波长在645nm和663nm处吸光度。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比较污染植物和对照植物的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比值有何差异,并加以讨论。注意事项操作应在弱光下进行,且研磨时间应尽量短些,以避免叶绿素光分解。
污染物对生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藻类急性毒性试验目的(1)藻类毒性试验的方法
(2)毒性试验有害物质生态影响评价原理藻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子包括光、二氧化碳、温度、pH值及氮、磷、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水环境中的这些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刺激或抑制藻类的生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刺激或抑制藻类的生长藻类毒性试验水生生态系统的水生生态系统藻类毒性试验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标准方法之一藻类1)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照度计;pH试纸;灭菌锅;三角瓶移液管量筒。
实验材料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guus
培养基步骤1)藻类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高压灭菌后分装在三角瓶中。
藻类预培养
预备试验
预备试验的目的在于探明物藻类半数浓度(EC50)的范围,正式试验,处理浓度的间距大一些使EC50值在处理浓度范围内。
正式试验
试验浓度的选择。根据预备试验的结果,取5个物浓度,另设1个空白对照。种的接种。取达到同步生长的藻类悬液充分摇匀,取转移到受试中。
生物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在波长nm处直接测定藻类的吸光度。应定时取样测定藻类的生长情况一般为24或48h取样一次96h取样测定物对藻类的EC50值,即与对照相比,生长率下降50%的物浓度。结果和报告斜生栅藻EC50值
式中:V 为各浓度藻类生物量(吸光度)
以内插法计算96h EC50。
藻类毒性试验的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蓄积植物叶片含氯量的测定目的(1)掌握叶片含氯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2)了解含量原理 植物叶片能够吸收氯气,使其含氯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大气中氯气污染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叶片含氯量的测定来估测氯气污染程度,判别氯气对植物的危害,进行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同时也可了解各种植物吸收和净化氯气的能力。
植物叶片含氯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水浸提法提取氯化物后,直接用佛尔哈德(Volhard)法测定。 在酸性溶液中,以硝酸银溶液及硫氰酸盐溶液作标准液,用铁铵矾作指示剂,可直接或间接测定氯化物。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Cl-(试液)+ Ag+(过量) AgCl↓+ Ag+(剩余量)
Ag+(剩余量)+ CNS- (极微过量) AgCNS↓+ CNS-(极微剩余量)
CNS-(极微剩余量)+ Fe3+(指示剂) Fe(CNS)3(血红色)仪器设备电热板;振荡器;植物粉碎机;烘箱;容量瓶;滴定管;三角瓶;试剂瓶;移液管;干燥器。
试剂0.01N NaCl标准液0.01N KCNS溶液高铁指示剂1︰1 HNO3溶液4N HNO3溶液高锰酸钾饱和溶液硝基苯实验材料()硝酸银溶液的标定吸取0.01N硝酸银溶液20 mL150 mL三角瓶中,加4N HNO3 5mL及高铁指示剂1mL,用近似0.01N KCNS溶液滴定,在不断振摇下至溶液呈微红色为止。滴定3次计算1mL KCNS溶液相当于硝酸银溶液的mL数(K)。
准确吸取0.01N NaCl标准液20mL150mL三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