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墨池琐录-明-杨慎.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池琐录 明 杨慎 提要 序 刻墨池琐录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提要   《墨池琐录》四卷,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王世贞《名贤遗墨》跋 曰:慎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堂庑。世传其谪戍云南时,尝醉傅胡粉,作双髻插花, 诸伎拥之游行城市。或以精白绫作裓,遗诸伎服之。酒间乞书,醉墨淋漓。人每购归,装 潢成卷。盖慎亦究心书学者。此书颇抑颜真卿,而谓米芾行不逮言。至赵孟頫出,始一洗 颜、柳之病,直以晋人为师,右军之后,一人而已。与王世贞吴兴堂庑之说合。知其确出 慎手。中间或采旧文,或抒己意,往往皆心得之言。其述张天锡《草书韵会》源流,及小 王破体书,亦兼有考证。至汉司隶杨厥碑字之类,偶尔疏谬者,已驳正於洪适隶释条下, 兹不具论云。   序   壬申之春,读书小憩,偶于他处案头见杨升庵墨池琐录一册,其于六书之旨以及千载 之名留金石者,无不辨晰源流,如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而无可指议。余纵观之,不忍释 手,询之,则藏板磨灭久矣。因急假以付剞劂氏,以广流传,俾后之好古者犹识先生艺事 之粹美云。时嘉庆壬申春二月中旬。   金陵小云谷朱照廉识   刻墨池琐录引   慨古书学不传,后世乐简便自肆,篆隶行草,惟宗晋宋,云书虫篆,讵识所由,玩细 忘远,士生于其间,岂特艺然哉。升庵先生,今之子云,博雅探奇,洞视今古,心画心 声,天人相契,兼总字源,时出奥语,议论精确,引喻明当,盖深究六书之旨而有志三代 之上也。今年秋,予谪判是邦,过从请益。谓予曰:兹编群秽,千载之正始存焉。予唯先 生蚤岁灵慧,忧患以来,敷文析理,雄篇雅什,布满滇云,此则游艺之一也。爰刻置郡 斋,传之海宇,期与好古之士共览焉。   嘉靖庚子冬十月三日,玉林山人成都许勉仁书   卷一   锺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 败。   王羲之《笔势图》云:书虚纸用强笔,书强纸用弱笔,强弱不等,则参差不入用。用 墨者,墨不过三分,不得深侵,毛弱无势。   姜白石云: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直,直则不遒。然而 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又曰: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 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   欧阳询云:虚拳直腕,指掌齐空,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锋 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   怀素与邬彤为友,尝从彤受笔法。彤曰:张长史私教彤云:孤蓬自振,惊砂坐飞。余 自是得奇怪,草圣尽于此矣。颜真卿曰:师亦有自得乎?素云:吾观夏云多奇峰,尝师 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如遇拆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雨 痕?素起握真卿手曰:得之矣。   董内直《书诀》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如悬针,如折钗,如壁拆,如屋漏痕,如 印印泥,如锥画沙。左边短必与上齐,右边短必与下齐,左欲去吻,右欲去肩。指欲实, 掌欲虚。   李萃云:用笔在乎虚掌而实指,缓纫而急送。意在笔前,字居笔后。   山谷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又曰: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 于宽绰而有馀。又曰: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皆三昧也。   米元章云: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   智果心成颂:覃心一字,功归自得。盈虚统视连行,妙在相承起伏。张怀瓘云:临仿 古帖,毫发精研,随手变化,得鱼忘筌。晦翁云:放意则荒,取妍则拙。皆得书诀之妙。   范成大云:古人书法,字中有笔,笔中无锋,乃为极致。宋潜溪跋张旭书酒德颂真迹 云:出幽入明,殆类神鬼雷电。余尝见其千文数字,信然。   张怀瓘云:古人篆籀,书之祖也,都无节角,盖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如人露筋 骨,是乃病也。夫良工理材,斤斧无迹。今童蒙有棱角,岂谓是哉。棱角者,书之弊薄 也;脂肉者,书之滓秽也。婴斯病弊,须访良医。   丁道护襄阳启法寺碑最精,欧、虞之所自出。北方多朴而有隶体,无晋逸,谓之毡裘 气。盖骨格者,书法之祖也;态度者,书法之馀也。毡裘之喻,谓少态度耳。   书法唯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 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华散藻,自然可观。可 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   得形体不若得笔法。学字如女子学梳掠,惟性虚者尤能作态度也。世之学阮研者,不 得其骨力婉媚,惟见挛拳委曲;学薄绍之者,不得其婉妍渊微,徒似其经营险急。所谓丑 女效颦,见者必走也。   行行要有活法,字字要求生动。   小心布置,大胆落笔。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真务简而便。此四诀者,可谓鲸吞海水,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