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34至卷437-小儿吐泻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434至卷437-小儿吐泻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三十四 小儿吐泻门     小儿直诀 【宋 钱乙】      吐泻兼变证治   五月二十五日以后,吐泻壮热,此脏腑中九分热也。伤热乳食,吐而不消,泻色深 黄,玉露散主之。   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温,脏腑六分冷也。呕吐乳食不消,泻色黄白,口干作渴 者,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   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乳多睡,闷乱哽气,出气,睡卧露 睛,唇白多哕,亦用益黄、玉露二散主之。   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凉,不乳干哕,泻青褐水,无阳也,当用益黄散。吐泻乳食 不化,时时下痢,肌肉消瘦,此脾胃虚寒也,用木香丸。夏月不可服,如有冷证则少服 之。其身温壮热,或泻痢红黄赤黑,此脾胃实热也,用黄连丸。冬月不可服,如有热证, 则少服之。    【注 按前法即《内经》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本旨。又云:有假者反之,虽违其 时以从其证。盖胃伤则呕吐,脾伤则泄泻,脾胃俱伤则吐泻并作。前证若伤辛热,停滞呕 吐,或大便下痢者,用六君子加黄连、吴茱萸、木香。若停滞已去,泄泻不已,用四君子 加肉蔻、骨脂。若伤生冷腹痛,泻痢青白,用六君子加砂仁、木香、炮姜。若伤鱼肉等 物,用六君子加山楂、砂仁。若泻红黄赤黑,诸脏皆热也,先用香连丸,后用补中益气汤 送香连丸。若泻痢青白、乳食不化者,用人参理中丸。若吐泻昏睡而露睛者,用五味异功 散。睡而不露睛者,用玉露散。若吐而手足俱热,或喜冷饮食,或睡不露睛者,用泻黄 散。或手足冷,或恶冷饮食,或睡而露睛者,用六君子、木香。然木香、黄连二丸,虽能 攻病克邪,不无伤损脾胃,治者审之!】   若吐乳泻黄,伤热乳也;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皆当下之。吐泻昏倦,睡不露晴者, 胃实热也。吐痰涎及绿水者,胃虚冷也。    【注 按前证若儿自受惊,或乳母恚怒,致儿吐泻青色者,宜用异功散加柴胡。若 母食厚味而乳热者,用东垣清胃散。母饮酒而乳热者,用葛花解酲汤,子服一二匙。若饮 烧酒而乳热,或子母身赤,或昏愦,服冷米醋三五杯,多亦无妨;儿服一二匙。若母停滞 生冷而乳冷者,母服养胃汤,子服调中丸。若母停滞而变热乳者,母服大安丸,子服五味 异功散。若母郁怒伤肝脾而乳热者,用归脾汤、逍遥散。若母脾虚血弱而乳热者,用六君 子加芎、归。若母气血虚而乳热者,子母俱服八珍散。若母劳役发热而乳热者,子母俱服 补中益气汤。若因母怒动肝火而乳热者,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山栀。其吐痰涎及白绿水 者,肝木乘脾土之虚寒证也,用六君子加柴胡、木香。大凡吐乳泻青色者属惊,法当平肝 补脾;吐泻青白色者属寒,法当温补脾土。前诸证若手足指热者属实,手足指冷者属虚, 此亦验法也。】   初生十日内,吐泻壮热,不乳或乳不消,或白色,先用白饼子下之,后用益黄散和 之。   初生下吐,因秽恶下咽故也,用水瓜散主之。凡初生须急拭净口中,否则啼声一发, 秽物咽下,致生诸病。    【注 按芽儿初生之患,多因乳母不慎七情,不节厚味,传儿为病,当审其因以调 治其母。前所用之药,恐脏腑脆嫩,不能胜受,治者审之!】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泻痢   五脏皆言热证,无寒冷证,亦有谓泻痢小便青白不濇为寒。水谷不化而色不变,吐痢 腥秽,澄澈清冷,青白不濇,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者寒证也。   谷虽不化,而色变非白,烦渴,小便黄赤而濇者为热证。世传小儿吐痢霍乱,食乳未 及消化而痢尚白,便论为寒证误矣。仲景云:热邪不化谷。岂为寒也!     儒门事亲 【元 张从政】      身热吐泻   凡小儿身热吐泻,腹满不进饮食,可急与牛黄通膈丸,下过四五行则自愈矣。盖乳食 便属水,甚则成湿,以治湿法治之,用燥热之药非也。   凡小儿水泄不止,可用五苓散与益元散各停,用新水调下三二钱,频服,不拘时候。 若暴速注下,甚者属火,凉膈、通圣等散治之,用者勿轻。非深于造化者,未易语此。      水泻   小儿暴注水泻不止,《内经》曰:此名暴速注泻,久而不愈者,为涌泄注下,此乃火 运太过之病也。火性暴速故也。急宜用新汲水调下甘露饮子、五苓散、天水散,或用井花 水煎此药,放冷服之,病即瘥矣。不可用御米壳、干姜、豆豉圣散子之类,纵然泻止,肠 胃气滞不通,变为腹胀。此法宜分阴阳利水道,乃为治法之妙也。      久泻不止   凡小儿久泻不止,至八九月间,变为秋深冷痢,泄泻青白,时时撮痛,乳瓣不化,可 用养脾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送下,日进三服则愈。益黄散亦可用之。   凡治小儿之法,不可用极寒极热之药,及峻补峻泻之剂,或误用巴豆、杏仁、硫黄、 腻粉之药。若用此药,反生他病。小儿易虚易实,肠胃嫩弱,不胜其毒,若治之,宜用分 阴阳、利水道最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