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溯洄集-清-王履.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经溯洄集 清 王履   神农尝百草论   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一日七十毒。予尝诵其书每至于此。未始不叹夫孟子所谓尽 信书。   则不如无书。夫神农立极之大圣也。闵生民之不能以无疾。故察夫物性之可以愈疾 者。以贻后人。固不待乎物物必尝而始知也。苟待乎物物必尝而始知。则不足谓之生知之 圣也。以生知之圣言之。则虽不尝亦可知也。设使其所知。果有待乎必尝。则愈疾之功。 非疾不能以知之。其神农众疾俱备。而历试之乎。况污秽之药。不可尝者。其亦尝乎。且 味固可以尝而知。   其气。其性。其行经主治。及畏恶反忌之类。亦可以尝而知乎。苟尝其所可尝。而不 尝其所不可尝。不可尝者。既可知。而可尝者。亦不必待乎尝之而后知矣。谓其不尝不可 也。谓其悉尝亦不可也。然经于诸药名下不着气性等字。独以味字冠之者。由药入口惟味 为先故也。   又药中虽有玉石虫兽之类。其至众者惟草为然。故遂曰尝百草耳。岂独尝草哉。夫物 之有毒。尝而毒焉。有矣。岂中毒者。日必七十乎。设以其七十毒。偶见于一日而记之。 则毒之小也。固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则死矣。孰能解之。亦孰能复生之乎。先正谓淮 南之书多寓言。夫岂不信。   亢则害承乃制论   予读内经六微旨论。至于亢则害。承乃制。喟然叹曰。至矣哉。其造化之枢纽乎。王 太仆发之于前。刘河间阐之于后。圣人之蕴。殆靡遗矣。然学人尚不能释然。得不犹有未 悉之旨也欤。谨按内经。帝曰。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 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 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 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生则化。外列盛 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尝观夫阴阳五行之在天地间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强者折 之。弱者济之。盖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不如是。则高者愈高。下者愈下。强者愈 强。弱者愈弱。而乖乱之政日以极矣。天地其能位乎。虽然。高也。下也。弱与强也。亦 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故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以 测。莫测故不息也。可常则息矣。亢则害。承乃制者。其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者欤。 夫太仆河间已发挥者。兹不赘及。其未悉之旨。请推而陈之。夫自显明之右。止君火治之 十五句。言六节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止阴精承之十二句。言地理之应乎岁气也。亢 则害。承乃制二句。言抑其过也。制生则化。止生化大病四句。言有制之常。与无制之变 也。承犹随也。然不言随。而曰承者。以下言之。则有上奉之象。故曰承。虽谓之承。而 有防之之义存焉。亢者过极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胜之也。然所承也其不亢。则随之而 已。故虽承而不见。既亢。则克胜以平之。   承斯见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来。迹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 存乎杳置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间曰。已亢过极。则反似胜已之化。似也者。其可 以形质求哉。   故后篇厥阴所至为风生。终为肃。少阴所至为热生。终为寒之类。其为风生为热生 者。亢也。其为肃为寒者。制也。又水发而为雹雪。土发而飘骤之类。其水发土发者。亢 也。其雹雪飘骤者。制也。若然者。盖造化之常。不能以无亢。亦不能以无制焉耳。夫前 后二篇。所主虽有岁气运气之殊。然亢则害。承乃制之道。盖无往而不然也。惟其无往而 不然。故求之于人。则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不胜平之。五脏更相平。非不亢而防 之乎。一脏不平。所不胜平之。非既亢而克胜之乎。姑以心火而言。其不亢。则肾水虽心 火之所畏。亦不过防之而已。一或有亢。即起而克胜之矣。余脏皆然。制生则化。当作制 则生化。盖传写之误。而释之读之者。不觉求之不通。遂并遗四句而弗取。殊不知上二 句。止言亢而害。害而制耳。   此四句。乃害与制之外之余意也。苟或遗之。则无以见经旨之周悉矣。制则生化。正 与下文害则败乱相对。辞理俱顺。不劳曲说。而自通。制则生化者。言有所制。则六气不 至于亢而为平。平则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矣。化为生之盛。故生先于化也。外列盛衰 者。言六气分布主治。迭为盛衰。昭然可见。故曰外列。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者。言既亢 为害。而无所制。则败坏乖乱之政行矣。败坏乖乱之政行。则其变极矣。其灾甚矣。万物 其有不病者乎。生化。指所生所化者言。谓万物也。以变极而灾甚。故曰大病。上生化。 以造化之用言。下生化。以万物言。以人论之。制则生化。犹元气周流。滋营一身。凡五 脏六腑四肢百骸九窍。   皆藉焉以为动静云。为之主生化大病。犹邪气恣横。正气耗散。凡五脏六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