遯斋闲览-宋-陈正敏.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遯斋闲览(诗话选录) 宋 陈正敏  陈正敏(生卒年不详),自号遁翁,延平(今属福建)人。著有《遁斋闲览》、《剑溪野语 》。   《遁斋闲览》十四卷,原书久佚。《说郛》(涵芬楼本)卷三十二有节编本,四十四 条,作范正敏撰。《诗话总龟》等曾摘引其文,计《诗话总龟》前后集四条、《苕溪渔隐 丛话》前后集三十二条、《草堂诗话》一条、《竹庄诗话》一条、《诗人玉屑》八条、 《诗林广记》九条、《宋诗纪事》四条、《能改斋漫录》四条,连同《说郛》所录,共一 百零七条,去其重见者,共七十三条。   《遁斋闲览》,《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在《剑溪野语 》条下注称陈“别有《遁斋闲览》十四卷,未见”;《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 类。据《郡斋读书志》,是书当成于崇观(1102-1110)间。   书中所记多作者平昔见闻,分名贤、野逸、诗谈、证误、杂评、人事、谐噱、汛志、 风土、动植十门。   《遁斋闲览》以意趣论诗,谓作诗不仅当以意为主,“随意造语”,更须援意入景, 涉景成趣。如苏轼《和秦太虚梅花》“竹外一枝斜更好”句,即“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 趣”;唐人咏西山寺诗,亦“尽得西山之景趣”,王安石金山寺诗写景,则“尤为中的” 。意景相融,方得梅花、山水之趣。审美主体之“意”,与审美对象之“趣”,互为表 里,融为一体,遂成诗之“意趣”。“意趣”,为传统诗论中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偏重于 诗人审美意识之表现,而于宋代日趋深刻。盖宋诗多去廊庙而入于山林,弃功名而耽于吟 咏情性。故是书褒扬陶渊明“趣向不群”,为晋宋间一人;而于不能“须臾忘情于轩冕” ,又以“归隐”自饰之作,颇有微词。《遁斋闲览》囿于所见,评诗间有失当,如陶渊明 “二分梁父一分骚”之愤世疾俗,苏轼躬耕东坡时所赋《和秦太虚梅花》中“万里春随逐 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之旷达自适,均为其所忽略。   是书论杜甫“黛色参天二千尺”,韩愈“竹影金锁碎”,皆切中肯綮。又谓作诗不应 “失事实”,杜牧华清宫诗、苏轼荔枝诗,或违背史实,或不谙常识,即使词意皆美,脍 炙人口,“亦诗之病也”。而附合王安石诋排李白之论,则甚乏识见。   哈哈儿据《说郛》、《苕溪渔隐丛话》、《诗林》等录校制作,重复者选其一,非诗 话条目略。     杜牧《华清宫》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 知是荔枝来。”尤脍炙人口。据《唐纪》,明皇常以十月幸骊山,至春即还宫,是未尝六 月在骊山也。然荔枝盛暑方熟。词意虽是而失事实。(《说郛》卷三十二,下同)   杜甫《赠高适》诗云:“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韩愈《赠张功曹》诗云:“判 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杜牧《寄小侄阿宜》诗云:“参军与簿尉,尘土惊羌 勷。一语不中治,鞭捶身满疮。”以此明唐之参军簿尉,有过即受笞杖之刑,今之吏胥 也。   蒲阳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通应侯庙,庙前有港,港中鱼最佳。今人必求其 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故荆公有诗云:”“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论讹者。   《文选》有江文通《拟古诗》三十首,如拟休上人《闺情》云:“日暮碧云合,佳人 殊未来。”今人遂用为休上人诗古事。又拟陶渊明《田园》诗云:“种禾在东皋,苗生满 阡陌。”今此诗亦收在陶渊明集中,皆误也。   或问王荆公云:“编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岂白之才格词致不逮甫耶? ”公曰:“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 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 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寂寞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 介公子者。盖其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 哉。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元稹以语兼人人所独专,斯言信矣。”或者又 曰:“唐人之呼,何以李加杜先而语之李杜?岂当时之论有所未当欤?”公笑曰:“名姓 先后之呼,岂足以优劣人哉。盖汉之时有李固、杜乔者,世号李杜。又有李膺、杜密,亦 语之李杜。当时甫、白,复以能诗齐名,因亦谓之李杜,取其称呼之便耳。退之诗有曰 ‘李杜文章在’,又曰‘昔年尝读李白杜甫诗’,则李在杜先。若曰‘远追甫白感至诚’ ,又曰‘少陵无人谪仙死’,则李居杜后。如此则孰为优劣?如今人呼其姓则谓之班马, 呼其名则谓之迁固。先而白居易与元稹同时唱和,人号元白。后与刘禹锡唱和,则语之曰 刘白。居易之才,岂真下二子哉?若曰王杨卢骆,杨炯固尝自言:‘余愧在卢前,耻居王 后。’益知称呼前后,不足以优劣人也。晋王导尝戏诸葛恢云:‘人言王葛,不言葛王, 何邪?’恢答曰:‘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