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Epilepsy 汤业磊 浙二神经内科 The problems 癫痫概念及病因 癫痫的分类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癫痫的治疗 癫痫的预后 The problems 癫痫概念及病因 癫痫的分类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癫痫的治疗 癫痫的预后 Ⅰ何为癫痫? Definition: Epilepsy is a group of chronic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seizure, which is a transient disturbance of cerebral function caused by an abnormal neuronal discharge. Recurrent ?Spontaneous ?Transient ?Paroxysmal ILAE 癫痫新定义 一种脑部疾病 ?1: 存在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 ?2: 这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和社会后果。 诊断三大要素: ? 脑部持续存在反复发作的易感性 ? 至少一次癫痫发作的病史 ? 发作伴发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 癫痫发作 Epileptic seizure 是脑部神经元异常高度同步化活动所引起的,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短暂性临床现象。 癫痫发作的三要素 ?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活动、 ?发作的短暂性 ?特殊的临床现象。 癫痫起源 只有大脑皮层,有些情况下的丘脑皮质相互作用系统及脑干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也会引起癫痫发作,而且这种异常放电的特征为高度同步化。 Epidemiology ? Incidence:0.5-1‰ ? Morbidity rate:5‰ ? Age dependent ?5岁占50% ?25岁占70-80% Ⅱ常见病因 pathogenesis: It caused by the neurologic disbalance between excitation and inhibition, and the abnormal stability of membrane potential. It may be increase of neuron excitation or decrease of inhibition, and abnormality of membrane. 皮质发育障碍 星形少枝胶质细胞瘤,II级 (Wu Pei Jian, 报告“软化灶”) 血管畸形 (杏仁核海绵样血管瘤) 单疱病毒脑炎 DNET 边缘系统 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除边缘叶的内环与外环外,又加上眶额后回、岛叶和颞极;皮质下核有杏仁体、隔核、视前区、上丘脑的缰核、下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内侧背核以及基底核的一部分。海马、齿状回等结构,虽无嗅觉功能,但却整合与嗅觉有关的某些内脏躯体反射。故边缘系统由边缘叶、端脑有关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组成。 一、边缘系统的结构和纤维联系 (一)皮质 边缘系统皮质属古(原)皮质、旧皮质与中间皮质。前两者称异型皮质(allocortex)。 古皮质:3层,只见于海马和齿状回。 旧皮质:包括前梨区与内嗅区,皮质基本上也分为3层,而内嗅区又出现亚层。 中间皮质:是异型皮质和同型皮质的过渡型。如扣带回、海马旁回后部、前脑岛区和额叶眶回后部。皮质分为6层,但颗粒细胞比同型皮质少得多。 (二)皮质下核 包括隔核、杏仁体、视前区、下丘脑诸核、丘脑前核群、丘脑内侧背核的一部分、上丘脑缰核,以及中脑旁正中被盖区包括被盖后核、被盖前核。导水管周围灰质以及脚间核等。 (三)纤维联系1.皮质间联系 扣带连接边缘叶的扣带回与海马旁回以及邻近新皮质,钩束连接额叶眶回和颞叶前部的皮质;前连合连接两侧颞叶前部皮质;海马连合连接两侧海马。2.皮质下联系 以隔一下丘脑一边缘中脑为轴心,通过穹隆、前脑内侧束,终纹将海马与杏仁体、丘脑和下丘脑核群相联系。下丘脑在其中起关键接合点的作用。3.环路 皮质与皮质下的联系。(1)内环路:以穹隆系统为中心。(2)外环路:以边缘皮质(扣带回、颞极、岛叶、梨状叶)与相邻的额、枕、颞新皮质和杏仁体的各种联系为中心。边缘系统至少通过3条途径与边缘中脑发生联系:l)缰核脚间束(后屈束);2)乳头被盖束;3)前脑内侧束。而后经背侧纵束或脑干网状结构连接脑干和脊髓的躯体和内脏运动核。前脑内侧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