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 目标·重点 1.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2.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学习本文运用比较阐明中国诗特征的方法,品味语句含意。 栏目索引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 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 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 (7)轻鸢( ) (8)叫嚣( ) (9)数见不鲜( ) 1.读准字音 (1)羡妒( ) (2)精髓( ) (3)颦蹙( ) (4)无垠( ) (5)饶恕( ) (6)一蹴而至( )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 语言积累 一 答案 xiàn dù suǐ pín cù yín shù cù yuān xiāo shuò xiān 答案 2.理解词义 (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2)居高临远: (3)拔木转石: (4)一蹴而至: (5)数见不鲜: (6)轻鸢剪掠: (7)吞言咽理: (8)穷边涯际: (9)尖刻斩截: (10)不了了之: 超越事物的表象,才能把握其本质。 站得高,看得远。 使树木连根拔起,使大石头转动,形容威力大。 踏一步就达到,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数,屡次。 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咽,吞咽。 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品读感悟 二 答案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先指出研究诗歌要具体分析不能概而论之,同时明确用比较文学的立场谈中国诗。 第二部分(2~6段):谈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形式上的区别。 第三部分(7、8段):说明中国诗与西洋诗的共性。 答案 2.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答案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3.作者对中国诗究竟怀着怎样的感情? 答案 钱先生是热爱中国文化的,但他的热爱是用冷静的姿态和客观的心境来表达的,甚至带着对中国诗的善意的批评。 1.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相关链接 2.背景展示 1945年12月6日,钱先生面对一群客居上海的美国人,畅谈中外诗歌。《谈中国诗》就是钱先生根据这次演讲的英文稿翻译而成的。 返回 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 交流释疑 1 1.“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案 这句话语意比较含蓄,弄清句中“尽职”的特指意义是解读整个语句的关键。为此,需要关照全段中与此相关的语句(“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后面“因为……”说的是“不能尽职”的原因)。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里的“尽职”是指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依据诗歌的创作规律,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而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因为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失去了许多比较对象,所以难以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答案 2.“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 “中国诗”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句话借助比喻和对比,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性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答案 深度研读 2 答案 1.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答案 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兼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计巧妙,让读者回味无穷。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