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八下语文古文复习
陈涉世家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2、概括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3、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
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4、“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陈胜、吴广首先发难,非常成功。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说明了司马迁看中的是功业,不以成败论英雄。
5、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
秦王朝内部严重的政治危机;楚国人民有强烈的反抗意愿。
6、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1)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2)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官逼民反 或领导者要“从民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8、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9、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陈胜是一个能洞察时局,敢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干和领导才能的人。
10、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激怒众人。
12、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故 、 诈 。
13、文中“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天下苦秦久矣。”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秦王朝的统治残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14、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时机好在哪里?
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到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天时)
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薄弱,易于突破;(地利)
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楚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人和)
15、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16、表明陈胜从小有远大理想的句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7、表明陈胜反抗统治阶级、坚定抗争的决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道出千古志士之胸臆)。
18、“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作者选材有详有略。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重点写陈胜的谋划,从而突出陈胜非凡的组织领导才干。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赵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在详写的那一部分里,重点是写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的写来,才能突出的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史家对人物的态度。
20、读懂下面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违背当初的诺言,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众叛亲离,内部分裂,导致起义失败。
唐雎不辱使命
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2、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