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材料的高应变率塑性变形及纳米化1
1,2 1* 1
屠风华 ,潘晶 ,刘新才
1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实验室——省部共
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波(315211 )
2 宁波大学理学院,宁波(315211 )
E-mail:panjing@
摘 要:塑性变形方法是目前研究与制备金属纳米晶材料的技术方法之一,包括低应变率变
形和高应变率变形两种。本文对金属材料在表面机械研磨和高能球磨这两种高应变率塑性变
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化及纳米晶形成机理的研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更好的理解
该力学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纳米化现象,以促进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关键词:高应变率塑性变形;微观组织演化;变形机理
中图分类号:TG146.4
1. 引 言
利用严重塑性变形方法可使金属材料的微米晶粒细化形成超细晶或纳米晶,这类方法包
括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1] 、高压扭转(HPT)[2-3] 、表面机械研磨(SMAT)[4] 和高能球磨
[5] 3
(HEBM) 等。其中表面机械研磨和高能球磨属于高应变率( ε10 /s) 的塑性变形方法。本文
综述了金属材料在这两种高应变率变形条件下的组织演化及与变形机理的相关研究和最新
进展,旨在更好地理解该力学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纳米化现象,以促进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2. 表面机械研磨
[4]
表面机械研磨(SMA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表面纳米化技术 。自2002年以来,
卢柯课题组对Fe 、α-Ti、Co、Cu等纯金属以及不锈钢、Mg合金等合金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6-11] 。研究结果表明,在SMAT中由于受弹丸的高速、多方位重复冲击,
材料表层的粗晶组织通过产生强烈的高应变率塑性变形而逐渐细化至纳米量级(10~30 nm)
[6-11]
。
2.1 材料表层的组织演化及大晶粒的破碎机理
大量的TEM观察结果表明,SMAT在原始晶粒中引入了大量的位错、界面(晶界)等晶体
缺陷,从而使晶粒发生破碎,其破碎程度取决于应变和应变率的大小[6-11] 。随着材料表层深
度的减小,应变和应变率逐渐增加,从基体到表面可依次产生形变粗晶层、细化结构层和纳
[4]
米结构层(厚度为10~50 µm),如图1所示 。
1本课题得到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2004CCA04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
基金(Y406389)的资助。
- 1 -
图1 在SMAT中材料表层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应变、应变率随表层深度的分布示意图[4]
在形变粗晶层中,材料的粗晶组织通常可产生位错、层错、孪晶等缺陷,以此来协调塑
性应变;在细化结构层中,应变和应变率有所增加,位错(或孪晶) 的数量增多,相互作用更
加频繁,因而可形成小尺寸的位错胞或孪晶,同时其界面(晶界) 的取向差也逐渐增大;而在
纳米结构层中,应变和应变率急剧增加,位错胞尺寸或孪晶尺寸可进一步减小至纳米量级,
通过位错湮灭和重组、亚晶界的演变或孪晶的重复交割可最终形成取向呈随机分布的纳米
晶。
此外,材料在 SMAT 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还受到变形金属层错能和晶体结构等因素的影
响。例如,bcc 结构的高层错能金属 Fe ,由于其变形受位错滑移的控制,随着材料表层深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