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计划免疫1.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计划免疫1

计划免疫 双辽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主讲人:陈广志 什么是免疫 我们的机体对侵入体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和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种作用总称叫免疫。 免疫的作用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人体的皮肤、粘膜和身体里的吞噬细胞、各种杀菌物质,都对病原菌有免疫功能。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预防接种的概念 预防接种:是给易感者接种具有抗原或抗原活性的免疫制品,使人体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 目的: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发病率,预防控制传染病。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建立牢固的防御传染病的免疫屏障是投入少、效益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也是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 预防接种的分类 (一)按免疫原理分为三类 1.主动免疫 (1)天然主动免疫:指患传染病后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免疫能力。特点是免疫时间长,有的是终身免疫 。 (2)人工主动免疫:是将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力出现较慢(1~4周),但较持久;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可分为灭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预防接种的分类 (3)联合免疫:指同时或相继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苗的免疫方法。可能出现下列效果: A免疫协同作用:指联合后免疫相互增强或一种疫苗能增强另一种或几种疫苗的免疫作用。(1+1>2) B免疫拮抗作用:指联合后免疫相互干扰或一种疫苗能减弱另一种或几种疫苗的免疫作用。(1+1<2) 预防接种的分类 C免疫无关作用:指联合免疫后相互无关一种疫苗对另一种或几种疫苗的免疫作用无影响。(1+1=2) 2.人工被动免疫 将含特异抗体的免疫制品接种到人体使之获得现成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免疫出现快,但维持时间短(2~3周);其制剂有: 预防接种的分类 (1)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而取得的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抗毒素;提取其丙种球蛋白有效成分的抗体称精致抗毒素,含异种蛋白少,减少了过敏反应发生的机会。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也可作预防用。 预防接种的分类 (2)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含有多种抗体(主要是IgG),但其维持时间短暂,有时易发生变态反应。可作为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密切接触者的被动免疫,高效价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球蛋白可阻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 预防接种的分类 3.被动主动免疫 即先接种被动免疫制剂,迅速获得免疫力,然后再接种自动免疫制剂,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是一种用于保护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和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方法。如被狗严重咬伤后先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再注射狂犬病疫苗。 预防接种的分类 (二)从防疫实践角度分为三种 1.计划免疫 包括常年进行的儿童基础免疫和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期前对重点人群或重点地区人群进行的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分类 2.应急接种 在有传染病流行威胁时所进行的预防接种。能用于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是接种后能较快地产生免疫力,且对已处于潜伏期的病人接种后没有危险性的,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白喉、病毒性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预防接种的分类 (1)狭义的应急接种:指在发生某种传染病流行时,通过接种疫苗来控制疾病的流行 (2)广义的应急接种:对进入疫区的人员或传染病流行前紧急接种生物制剂,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途径使人员快速获得免疫力,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预防接种的分类 暴露于某病的传染源后或暴露于某种感染因子后的预防接种。多为疫苗同抗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以增强免疫效果。如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HBsAg阳性的母亲所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伤口、结膜等被血液等检材污染后的预防接种。一般要求于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接种。 预防接种的途径 1.皮上划痕 接种活疫苗时可采用此法。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消毒后,滴加疫苗。用接种针在疫苗处划刺0.5~1.0cm长的划痕,以不出血呈红痕为好。划痕可为“—”“+ +”“#”字形。划后用针将疫苗在划痕上轻轻涂匀。 预防接种的途径 2.皮内注射 结核菌素试验、锡克试验多用此法。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疫苗注入皮内后,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丘状隆起。须注意的是皮内注射卡介苗时,在上臂三角肌中部。 预防接种的途径 3.皮下注射 是预防接种最常用的方法,可接种类毒素、百白破、乙脑、麻疹疫苗等。在上臂三角肌外侧,用2%碘酊和70%乙醇棉签进行皮肤消毒,待干。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用5号针头与皮肤成30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