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应用及疗效观察.docVIP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应用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银离子敷料在治疗糜烂型足癣的效果。方法 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银离子敷料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伤口换药时疼痛、换药次数、周围皮肤浸渍、治疗后细菌培养阴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改变了常规治疗方法中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有效减少创面的感染,促进创面的修复。   关键词:银离子敷料;糜烂型足癣;疗效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of ionic silver dres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rosive tinea pedis effect.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ilver ion dressing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ealing time, pain,wound around the skin when the number of dressings impregnated,after treatment of bacterial culture nega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The use of ionic silver dressing treatment changed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for frequent dressing pain to patients,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und infection,promote wound repair.   Key words:Silver dressings;Ulcer tinea pedis;Efficacy observation   足癣俗称“脚气”,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基本病灶在脚趾丫中,发生在潮湿炎热的春夏季节里的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传染性强,易继发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丹毒、败血症等疾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2013年“中国护足护肤周”指出足癣南方患病率高达50%~6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铁君教授说:“一项针对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调查显示,85.4%的患者与其家庭成员感染的致病真菌相同。”我科对糜烂型足癣伴继发感染患者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93例糜烂型足癣伴继发感染患者,局部皮肤糜烂、开裂脚趾丫露出嫩肉、糜烂流脓及灼热、红肿、胀痛、奇痒等症状。将患者根据收治前后日期分组进行横断面研究,分为观察组(2013年5月~2015年5月)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51.8±19.5)?q。对照组(2011年5月~2013年4月)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9.9±20.4)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结果、年龄、性别、痛阈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彻底清创,剔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并擦干,伤口内覆盖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康乐保公司生产),外用无菌敷料覆盖。对渗液较多(10 ml/24h)者采用吸收渗液的抗感染敷料,在吸除渗液的同时吸除创面细菌,以免对伤口造成不良刺激和浸渍,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根据渗液2~3 d换药一次,经过1 w的换药渗液明显减少,红肿胀痛明显减轻,创面基底肉芽新鲜,局部无水肿,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1.2.2对照组 静脉滴注抗生素,碘伏换药2次/d,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双脚,2次/d,待干后外搽达克宁或克霉唑2次/d。创面渗液多,两种方法换药均至伤口炎症消退,新鲜肉芽组织填满、上皮形成为止。   1.3评价指标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周围皮肤浸渍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①愈合时间:创面闭合,上皮覆盖时间;②疼痛程度: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VAS)[1],用数字来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