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合理用药与患者保健.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合理用药与患者保健

二 用药别入误区 1.滥用滋补药:有人认为“有病必虚”,既然身体虚弱必定要用人参、鹿茸等滋补,因此容易滥用这类药物。中医治病讲究辨证。疾病有虚症,也有实症,对于实症是不主张滋补的,即使是虚症也未必要用滋补药。乱吃补药有时反而会伤了身体。 2.迷信贵重药:有人认为凡是价格昂贵或者药源稀少的必定是好药,竭尽全力搞来使用。最典型的是对“人体白蛋白”的盲目使用。由于此药价格高,药源少,不少人都认为是一种能治百病的良药。其实,“人体白蛋白”的真正用途主要是治疗肝脏病、低白蛋白血症。 3.偏信新药:有的人用药“喜新厌旧”,认为新的一定比旧的好,打听到某种新药,便千方百计地搞来使用。 4.长期自选用药:有些长期患病的人认为自己“久病成良医”,自己选定几种药物长期服用,不去医院复查。一者自选的药未必对症,二者即使对症,有时病已痊愈,不必服药了,继续服下去,反而对身体不好。 5.期望快速见效的药:绝大部分病人都希望用药后能迅速见效,如果连用一两次未奏效,便又另觅其他药。其实药物治病也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第十一章 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服务 第一节 社区药学 社区药学是一门新兴的药学分支学科。 社区药学通过对社区人群进行经常性的药学常识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之能正确地选择与使用一些常用的药品,减少或减轻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而达到人人都能合理用药的目的。 二 我国社区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 社区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期望已从单纯的“救死扶伤”向追求“医疗照顾( Medical Care)”的观念转变。 现代人期望的是:在健康时,有人监护他的健康;在患病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就地治疗;在患慢性病和终身性疾病时,有人长期、连续地给于治疗与照顾。人们也已经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健康并不主要依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技术与设备,而是主要依赖的是自己身边的社区医务工作者主动的、无微不至的、无时不在的照顾。 * * * * * * * * * * 2.疾病因素 疾病使人体的生理状态和器官、组织的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药物的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受到影响,导致了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的改变,必然要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 遗传因素 1.遗传对药动学的影响: 绝大多数药物到体内后都在酶的影响下发生生物转化,由于酶和蛋白质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因此,遗传基因的不同必然导致酶和蛋白质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因而产生药物代谢动力学上的差异。 ①对吸收的影响:药物吸收除受肌体内环境影响外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维生素 B12需与胃幽门部分的糖蛋白(内因子)结合才能通过肠壁吸收,恶性贫血者因缺乏内因子而导致B12吸收障碍引发此病。内因子缺乏是由遗传引起的。 ②对分布的影响:大多数药物进人血液后都与血浆蛋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暂时失去活性,同时因结合药物的蛋白分子增大不易透过生物膜分布到细胞中去。例如:先天愚型患者由于血浆蛋白变异,与药物结合率降低,如服用水杨酸类药物易因游离药物浓度增高而中毒。 ③对代谢的影响:人体内代谢需代谢酶参加,基因突变可引起酶活性缺陷,从而影响药物代谢。因此给酶缺陷者用药,可出现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常用剂量即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或引起药效减弱或丧失。 2.遗传对药效学影响: 遗传因素可在不改变药动学基础上而使药物的药效学发生改变,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是人类最普通的遗传性缺陷。 (2)不稳定型血红蛋白病。 (3)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综合征:为一种伴有大脑功能失调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症。 (4)受体缺陷疾病:主要有①胰岛素受体病。②先天性肾性尿崩症 。③华法林耐受性: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5).遗传特异性的药物反应:①肝性卟琳症:为一类血红素合成障碍遗传病。使用中枢类药、磺胺类、激素类等其他药均可引起。②别嘌呤醇诱发痛风。 ③糖皮质激素致眼压升高。④肌强直性恶性高热症:使用一些麻醉药品可引起,属常染色体异常。 第六节 合理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一 应用非处方药物(OTC药物) 对特殊生理情况的病人 (一)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所患疾病多属于慢性病,需长期治疗。老年人药动学特点是:胃排空和胃肠蠕动减慢,体液水分减少。脂肪组织增加,血管通透性发生变化,肝细胞减少,肝血流量下降,首过效应减弱,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降低,经肾排泄药物排泄减少。药效学方面: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对药物有高度敏感性,处置药物能力低于青壮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比青壮年表现明显。 因此用药时要注意:①老年人除急症和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物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