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社科网.PDF
可测性的确认: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认识论基础
1,2
李怀龙
(1.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2.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摘 要:测量对象的“可测性”的确定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 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界一直把桑代
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Call)关于测量对象“可测性”的认识看成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
前提。然而,确定测量对象的“可测性”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测量对象“质”的客观存在性,
其次是确定测量对象“量”的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再次是确定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的可发展性。因此
应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进行必要的修正,完善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前提,为心理与教育理论的
发展提供更充实、更丰厚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心理与教育测量;质的存在性;相对稳定性;可测性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任何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若干个基本假设基础上,这些假设构成了公理体系(也称之
为公设),以其为出发点,理论由此展开和发展,进而形成理论体系。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理
论也不例外,也是建立在若干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
在 20 世纪,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理论领域先后发展出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
化理论和认知诊断模型等。这些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就是回应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理论的基本
前提,并根据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戴忠恒,1990;朱腊梅,王小晔,2000)。尽管其基本假
设不尽相同,但都对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并对心理与教育测量实
践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这些理论模型都不能代替心理与教育测量学一般理论,不能作为
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一般理论假设。
实际上,在许多经典心理与教育测量学文献中,多把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公元前 327
—前 289 年)和西方学者桑代克(E.L.Thorndike)和麦柯尔(W.A.McCall)对测量的认识
公认为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 R.L.桑代克, E. P.哈根,1985,p.2)。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就是说,一切现
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心理的),必有程度的不同,程度的不同是可以通过度量、
也只能通过度量才能知道。桑代克(E.L.Thorndike)(1918)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
都有其数量”(Whatever exists at all, exists in some amount)(王书林, 2008. p.3-4.) 。
麦柯尔(W.A.McCall) (1939)进一步认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Anything that
exists in amount can be measured) (王书林, 2008. p.3-4.) 。把这位两句话合起来,就是
说一切现象只要有质的存在就一定有量的存在,有量的存在就可以测量。也就是说一切客观
事物都是可以测量的。
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基本假设实际上是要肯定地回答“测量的可能性”问题。它包
括四个方面:(1)被测对象的存在性不能受到怀疑,即测量对象的“质”存在性的确定;
(2)被测对象在“量”上是相对稳定的;(3)不同被测对象的“量”是有差异的,并在一
定范围内变化;(4)测量主体(实施测量的人)是能够发展(设计、开发、不断完善)出
针对测量对象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然而,以上对测量的认识,只是说有物就有量,有量就可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A880047),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YJC880040)
- 1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STC单片机.doc
- 单片机相位测量仪-Read.PDF
- 南投县105学年度自造教育示范中心-大成国小.doc
- 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中华职业学校.doc
- 卫生财政学概念的涵义、范围领域、基本特征与地位作用(中)木.PDF
- 压力传感器特性测量实验的智能化设计-山东建筑大学学报.PDF
- 厚德、求真、砺学、笃行XIDIANUNIVERSITY.ppt
- 县域信贷市场格局出现新变化-宏观经济研究院.PDF
- 双压电膜驱动器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PDF
-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应用-中国表面活性剂网.PDF
- 山东游乐设施建设工程施工方案(参考模板).docx
- 山东游乐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参考范文).docx
-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管理体系在在线教育行业的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充电设施布局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docx
- 中澳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24.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部编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语音技术行业跨行业应用拓展与通用化能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市场推广策略与品牌影响力提升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