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10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命题展望]
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地理问题。尽管不少的地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具体地理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结合具体区域的来说明,所以,以区域地理各要素的空间分布为背景,对考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能力立意命题的基础;通过不同地区的区域图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通过同一地区不同时代图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区域的选取多为世界上重大的热点、焦点相结合,并能联系高中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考查的地区,如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因涉及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大国,以及南极洲在科考方面的特殊地位,将成为高考的重点地区。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统配,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及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也是高考的重点。
[主干知识串讲]
网络构建
要点串讲
一、总结一个地理规律
区域产业活动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项 目 特 点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阶段 低级阶段 工业规模较小 对环境的破坏不大[来源:ks5uks5uK] 重化工阶段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高科技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小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逐步过渡 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缩小 产业地域分布 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型产业 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二、掌握两个地理常识
1.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项目
阶段 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面临的问题 初期阶段 区域内城镇往往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发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格局,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 转型阶段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矛盾加剧 高失业率、人口减少 再生阶段 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 走向协调 2.我国主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1)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4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 000 m等高线。
(2)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①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②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3)气候界线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②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③热量和温度带界线:A.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4)河流和水文界线
①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④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⑸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
(6)综合地理界线:秦岭—淮河
①一月份0℃等温线;②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③年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分界线;⑦旱田与水田的分界线;⑧小麦生产与水稻生产分界线;⑨以北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以南熟制多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⑩以北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冰情;以南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冰情。
三、培养三种基本技能
1.分析区域差异的技能
地球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你一定会听见的》课件3-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教学课件-鄂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课件-上海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随堂优化-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随堂优化-备课资料-语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塞翁失马》教学课件-鄂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课件1-沪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教学课件-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冬日看海人》教学课件-鲁教版.ppt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2-大气环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9-人地协调发展.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8-交通运输.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1-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7-人类的生产活动.doc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三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4-地表环境.doc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五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气温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二讲人类对宇宙环境的认识及探索课件-新人教版.ppt
-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