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究
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究 于美华 林 玲 周继红
摘 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采用自拟消异汤治疗该病,取得很好的疗效,并和西药丹那唑进行对照研究,其疗效与丹那唑近似,但没有丹那唑的副作用,显示了中药的优势。
关键词:消异汤;子宫内膜异位症;丹那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多采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治疗,不良反应较明显,且停药后易复发。笔者认为痰瘀互结是内异症的主要病机,病程久者可兼有肾虚表现,采用自拟消异汤治疗本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3月―2005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收集46例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痰瘀互结型内异症患者,年龄25-45岁,病程从4个月-6年不等,按病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
2 诊疗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1990年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制定。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妇科学》有关内容拟定。①渐进性痛经;②经期少腹、腰骶部不适,进行性加剧;③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④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⑤附件粘连包块伴包膜结节感,输卵管通畅;⑥月经前后附件包块有明显大小的变化(未用抗炎治疗),或B超证实为肿块包膜较厚,其内为减弱的液性暗区和光点;⑦B超见子宫均匀增大或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子宫前后壁弥漫且不对称增厚,或结节样增厚但无包膜;⑨经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证实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凡有①、②、③、⑦点之1项和④、⑤、⑥、⑧点之1项,即可诊断。
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中药消异方(由三棱15g,莪术15g,五灵脂15g,生蒲黄15g,续断20g,苍术20g,香附15g,海藻15g,昆布15g组成),以此消异汤为基础,若包块较大者加鳖甲15g,炮山甲10g;兼有寒象者加小茴香15g,肉桂5g;病程长肾虚明显者加熟地15g,杜仲15g。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连用3月为1疗程。对照组服丹那唑(江苏扬州制药厂生产),每次200mL,3次/天,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
4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治疗前后妇科B超检查盆腔包块变化情况(月经干净后同时期检查对比);治疗前后于月经周期第5-10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测血清CAl25含量。
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1990年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制定。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①症状(包括瘀血症候)全部消失;②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③不孕症患者在3年内妊娠或生育。显效:①症状基本消失;②盆腔包块缩小(月经周期的同时期检查对比,B超检查治疗前后同时期的对比);③虽局部体征存在,但不孕患者得以受孕。有效:①症状减轻;②盆腔包块无增大或缩小(月经周期的同时期检查对比,B超检查治疗前后同时的对比)。无效:①主要症状元变化;②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
6 结果
6.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文章内容:
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CA1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l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l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7 讨论
现代医学对于EM多采用激素疗法造成假孕、假绝经或手术治疗,其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且价格昂贵,也不适应生育年龄的妇女。而中医中药经辨证治疗和多途径用药能缓解症状(尤其是痛经和月经不调)、改善体征,且无毒性、不良作用。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现阶段中医药治疗EM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中医学认为EM的病理表现就是中医所指的“瘀”,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包块往往不是很坚硬且病人的舌象也有痰湿的表现,故笔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是痰瘀互见。虽然“血瘀”是EM的病理基础,但在治疗中不可一味地活血化瘀,应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舌象、脉象结合病史,寻求血瘀的成因,采取辨证施治,或理气活血、或益气活血、或散寒活血、或凉血活血、或补肾活血、或化痰祛瘀。在诸多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主张月补肾祛瘀的学者逐渐增多,“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