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运动参及-资源动员论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doc

环保运动参及-资源动员论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保运动参及-资源动员论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环保运动参及:资源动员论及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摘要 针对人们参与环保运动的动机,“资源动员理论”认为,人们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不要污染我的居住环境,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则认为,人们参与环保运动是为了提高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是为了减轻和遏制污染对整个人类环境造成的破坏。西方理论界的普遍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人们参与环保运动主要是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厦门PX事件深入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当代中国,人们参与环保运动的动机更多的是个人利益的算计,而非西方社会认可的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本文并对人们在环保运动参与程度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②传统文化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③制度原因:自上而下的环境政策造成了公众的政府依赖性;地方行政干预影响了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政策法规的缺位使公众的环境意识难以转化为具体的环境行为。④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不完善。 关键词 个人利益;资源动员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环境运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41-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08 西方社会运动的研究,就大的格局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范式:一是理性范式――以美 国为主的资源动员理论;二是认同范式――以欧洲为主的新社会运动理论。美国的“资源动 员理论”将社会运动的参与者界定为理性的经济人,“资源动员理论”主要研究潜藏于个人 心中的“不满”是如何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资源动员理论”把社会运动的参与者看做是一 个理性行动者,它认为一个人对社会运动参与与否,参与到何种程度,取决于他在该行动中 所获取的收益和付出的代价。而欧洲新社会运动中的“后物质主义”论认为,二战以后,西 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过渡。战后一代是在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安 全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充分享受了物质的富足,在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他们 开始寻求新的价值,如良好的自然环境、自我实现和政治参与等等。这些价值需求是资本 主义体制难以满足的,于是他们对这种体制产生了不满,而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 发大规模的社会运动。 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在西方逐渐超越利益算计的层面,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一种“后 物质主义价值观”,环保运动因此而蔚然兴起,并成为“新社会运动”的典型代表[1]。然而,在中国,环境保护是否已经超越资源动员理论的发展阶段,成为西方社会所谓的社会普遍追求的“后物质主义价值”?本文通过对厦门PX事件深入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个人利益对人们参与环保运动的影响。本文的关注点是:在具体的环境运动中人们的参与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个人利益是否影响人们参与环境运动,在当代中国,“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否已经取代资源动员论而成为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新发展阶段?引起中西方人们参与环保运动的动机差异的原因? 1 相关研究回顾 1.1 影响环境保护行为因素研究的理论背景 关于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研究,目前西方学术界有三种基本的理论背景。 第一种是英格尔哈特(Inglehart)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会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对物质的追求转移到关注非物质的问题上来,如环境问题[2]。也就是说:当人们的经济水平或是收入比较高时,人们相对容易做出环境保护行为。这一理论的来源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进行解释,当人们的低级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满足,如自我认同的满足等。 第二种是施瓦茨(Schwartz)的“规范――行动”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在经济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归因是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即人们如果把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果归咎于自己时,就会做出有利于环境的行为。这一理论的主要解释因子在于规范,即人们认知的方式。而这种认知的方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如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环境作为牺牲品”,即认为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日本人的思维则是“人作为牺牲品”,即认为人承担着环境问题的后果。而中国人是典型的“自我保护型”,只有当环境问题危害到自身时,才会做出环境保护行为。后来的研究在这两种基础理论上又作了补充。西方学者又加入了几个变量:对健康风险的认知、社会中其他公众环境保护行为的心理动机、个人的“积极关怀”以及个人的背景等[3]。 第三种是德国学者Diekmann和Preisend?rfer的“低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4],只有在成本较低或者对行为的要求较低的情景中,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