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探究.docVIP

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探究

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探究摘 要 目的:探讨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为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30例,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手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的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卒中后出现患手的突然浮肿、疼痛、及患肩疼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限制[1]。 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神经损害,完全恢复脑缺血发作,癌脑转移的患者。②四肢瘫痪者。病情恶化,出现新的梗死或出血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痴呆或聋哑人,不能积极配合或拒绝针灸及作业疗法训练者。④神志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方法:①康复训练方法:保持正确的体位,仰卧位时,患者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且掌心向健侧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患者上肢伸直,肩胛骨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曲[2]。对肩关节、肘关节、肢趾关节等进行推、揉、搓、摩、压、按、牵、搬、拖等上下左右的轻、中、重运动,以达到关节、肌肉松弛,增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的目的。鼓励患者进行双手bobath式握手(双手掌心相对,10指交叉握手)上举训练。②缪刺条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为康复训练加针灸,取穴:健侧条口。操作:采用3寸30号针,刺入2.5寸,得气后用泻法,同时嘱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侧肩关节,做肩部外展、上举、后展等动作,每次30分钟,每天针刺1次,20天为1疗程,针刺2个疗程,休息2天。 观察项目及评分方法:两组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患肢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肩关节疼痛程度采视觉模拟评分(VAS)法,以0~10分记,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1~9表示轻-重程度;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测角计测量肩关节主动外展以及被动外展臂上举角度(无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度),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采用简化FugI-Meyer法。 统计方法: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 果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治疗前,疼痛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在治疗后各组肩关节外展及外展上举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后复合治疗组肩关节外展及外展上举的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缪刺法采用“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的交叉刺法来疏通瘀滞的气血,达到“通不痛,调和举”的目的。针刺其较敏感的健侧穴位,通过经络本身“上下相关”、“左右贯通”、以及“维筋相交”的生理功能,激发经气,运行气血,使阴阳平衡,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缪刺条口穴治疗肩手综合征取穴少而精,疗效明显。同时采用动气针法使得疗效大大提高。 总之,康复及缪刺条口穴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均有肯定的疗效,而二者同时应用可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宏.脑卒中后肩部问题,中国临床康复,2003,7(5):712-714.? 2 陈立典,田永胜.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中华理疗学杂志,1997,20:3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