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对黄岛区旅游业发展浅思索.docVIP

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对黄岛区旅游业发展浅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对黄岛区旅游业发展浅思索

胶州湾海底隧道贯通对黄岛区旅游业发展浅思索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黄岛区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西岸,与母城青岛隔胶洲湾口相望,全区所辖面积274.1平方公里,区域位置比较好,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综合实力比较雄厚。长期以来,由于受交通瓶颈以及黄岛区产业定位等因素的影响,黄岛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随着胶州湾隧道的开通,黄岛区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一、黄岛区旅游资源的概况 黄岛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拥有旅游业发展的“山、海、岛、阳光、沙滩”等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等要素,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比较好。 (一)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黄岛区三面环海,辖区海岸线长116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2个,海岸线曲折优美,凤凰岛前海一线的原始自然岸线保留的非常完整,有着北方最美的海岸线之称。号称“亚洲第一滩”的金沙滩,全长3.5公里,2008年,金沙滩风景区被评为4A级国家级旅游景区;凤凰岛东环岛路、泔水湾与青岛主城区前海一线遥遥向往,是隔海观看青岛的最佳场所,2006年,被中国摄影家杂志命名为”中国摄影之岛”。竹岔岛距离凤凰岛最近距离2.6公里,由竹岔岛本岛、大脱岛、小脱岛组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岛上自然环境优美,渔家风情浓厚,有火山口喷发留下的遗迹,是一个未经任何人工雕琢的海岛。辖区西部的小珠山海拔724.9米,是青岛西海岸第一高山,素有东崂西珠之美誉。 (二)人文历史资源基础雄厚 黄岛区人文古迹丰富,距今约2500年的齐长城从小珠山向东到于家河入海;始建于明朝白云寺遗址曾经香火鼎盛,如今,在其遗址上复建的菩提寺,规模雄大。辖区内还有黄岛国历史上唯一一条通海运河——马濠运河遗址、有青岛封建历史上授勋封候最高的阳武侯薛禄之父薛武侯祠等历史遗迹;有著名的唐岛湾宋金海战历史。陈姑传说、龙泉庙会、珠山狐仙传奇等民间民俗文化浓厚。 二、黄岛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黄岛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交通瓶颈的制约、旅游业发展起步晚、产业结构布局的影响,黄岛区旅游业发展一直没有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没有真正形成强劲的旅游吸引力。 (一)“青黄不接”导致黄岛区旅游“人气”不足 长期以来,黄岛区和青岛主城区尽管近在咫尺,但却一直只能隔海相望。桥隧通行之前,青岛是个旅游名城,每年大约多达4000多万人次的海内外宾朋来到青岛,但到过开发区的却不足 10%。即使青岛市内四区的居民,竟然有许多从来没有到过黄岛区,“青黄不接”不仅是在空间上而且也在心理上拉开了黄岛区与青岛主城区的距离。交通的不便导致黄岛区多年来难以接受主城区旅游人气的辐射,使黄岛区的旅游发展始终游离于青岛母城之外,难以融入到青岛的大旅游圈中。 (二)旅游产品特色典型性不够,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 除了“青黄不接”的客观条件限制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黄岛区本身的旅游产品独特性不够,黄岛区的沙滩资源、滨海资源等自然资源与青岛市区有较大程度的雷同性。比如,黄岛区有引以自豪的金沙滩,市区有石老人海水浴场;黄岛区有珠山风景区,崂山有著名的崂山风景区;黄岛区这些与市区比较相似的自然景区里,没有开发出属于具有典型性、独特性的旅游产品内容,无法达到让游客到了青岛就要必须到黄岛的程度。 三、桥隧同城时代给黄岛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桥隧的开通,彻底解决了“青黄不接”交通问题,黄岛区也同时步入了与主城区的同城发展时代,旅游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桥隧的开通给黄岛区带来大量的“人气”,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胶州湾海底隧道通车后, 使长期困扰西海岸的跨海交通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从青岛主城区到黄岛区的通行时间缩短为10分钟。2011年7月3日是桥隧开通后的首个周六,黄岛区的金沙滩、野生动物世界就出现了“井喷”效果,虽然天气不太好,但这一天,金沙滩景区涌入了6万名游客,而平时天气好的周末每天也只有2万人左右;野生动物世界一上午就迎来1000多名游客,比以往周末增长了66%。 (二)桥隧的开通使黄岛区从交通的终点变成了交通的“枢纽”,为黄岛区旅游业发展畅通了通道 桥隧开通,黄岛区便成了进入青岛的南大门,使黄岛区从原来的交通终点变成了交通的中转站,成为了进入青岛主城区的枢纽。从同三高速、日东高速、日兰高速进入青岛的车流和人流必然要从黄岛区经过,要么通过大桥要么通过隧道进入主城区,大量的车流人流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和物流,这就为黄岛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传康《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 [2]徐琪《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