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病变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影像鉴别诊断.docVIP

良恶性病变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影像鉴别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良恶性病变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影像鉴别诊断

良恶性病变所致椎体压缩骨折影像鉴别诊断关键词 磁共振 脊柱 骨折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4年6月以来经MRI检查的29例病因诊断明确的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年龄21~77岁,平均53岁。男21例,女8例。其中进行CT检查19例,普通X线平片检查17例,ECT检查11例。因外伤就诊4例,腰痛待查6例,怀疑肿瘤椎体转移者11例,其他原因8例。最后诊断结果有3例在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得到,3例由手术证实,其他病例均经临床随访证实。 磁共振检查采用Philips Itera 1.5T超导磁共振仪及配套的脊髓专用4通道相控阵线圈。磁场梯度场强30mT/m,梯度切换率150mT/m/ms。每例均行脊柱常规MRI检查(包括矢状位T1WI,T2WI及STIR,横轴位T2WI)部分病例进行了磁共振DWI。扫描参数T1WI/TSE(TR400,TE10ms),矩阵256x256,T2WI(TR3500;TE120ms矩阵384×512;FOV230mm。NSA 6 ,Slice thinkness 3.0mm .DWI采用单项激发的EPI序列,矢状位成像。矩阵112×256,FOV280mm,层厚6.0mm,层间距1.0mm,分别在层面选择,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方向上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取2个b值(b=0s/mm?2和b=500s/mm?2),可在一个层面上分别获得1帧b=0s/mm?2的EPIT2WI和b=500s/mm?2的弥散加权合成像。并经diffusion软件自动生成表观弥散分数(ADC)图及ADC值分析计算。 常规X线摄片使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axion aristonVX pius DR摄片机和SHIMADZU-CH30GH CR摄片机。条件:KV70-77, 32-36mas。 CT检查采用GE Hispeed双排螺旋CT 扫描机,矩阵512×512, 层厚5mm,螺距1mm,扫描时间3s。 ECT(放射性核素99mTc)骨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MG系列双探头SPECT仪。静脉注射99MTC-MDP740-925MPq,标记率>95%。3~4小时行全身扫描。特殊部位加做断层显像。 结 果 MRI检查恶性病变所致压缩骨折的异常信号灶,多表现为不均匀片状、穿凿样,有60%(16/29)的压缩椎体(前)后缘呈隆凸样改变,常伴有脊髓受压受侵和周围软组织影的征象。并常伴其他椎体信号异常。 良性病变所致压缩骨折90%以上可见带状低信号,横向分布在椎体上下缘,椎体后角(常为后上角)后翘,压缩椎体呈舟状改变。 恶性病变所致压缩骨折在MR图像上T1WI为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T1WI脂肪抑制扫描均见有不同程度高信号显示。而急性良性病变所致新鲜压缩骨折则T1WI100%为低信号,T2WI多为稍高信号。 X线平片检查17例,均发现压缩椎体;19例CT检查患者中, 16例发现压缩椎体。有11例正确作出病因诊断,ECT检查11例发现15个椎体异常浓聚。 讨 论 椎体压缩骨折影像学检查手段的选种和特点:日常工作中对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所采用影像检查手段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病史和年龄等不同情况而定[1]。 CT检查,由于采用横断薄层扫描成像,并且密度分辩率高,能够检测到椎体,椎弓以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比普通X线平片灵敏。同时CT扫描可以同时获得软组织窗和骨窗两种图像,可以了解压缩骨折椎体周围的软组织情况。 ECT(放射性核素99mTc)骨扫描,对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敏感性很高,常可早期发现,局限性、较小的隐匿骨折灶,但特异性低。我们在工作中常做为肿瘤病人寻找脊柱骨转移灶的存在与否时所采用。对病因诊断帮助不大。对单发椎体高代谢病变的患者进行追踪分析[2],结果提示确诊为原发或转移病灶的椎体病变,其摄取骨显像剂的TF值为5.2±3.1。而确诊为椎体良性病变的TF值为1.4±0.6。t检验P0.0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椎体压缩骨折磁共振的诊断价值:磁共振检查在我们平时工作中,对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已被广泛采用。我们初步分析了部分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磁共振征象,就其单纯性骨折及病理性骨折的观察内容及鉴别要点小结如下。 部位及数目:单纯性骨折常发生在承受力椎体上,以上腰椎及下胸椎为多,常为单发;而病理性骨折常多发,部位无特殊,可在颈、胸、腰、骶部同时出现。 压缩形态特征:单纯骨折,常可见骨折线,椎体前缘骨皮质常内陷,呈楔形或舟状改变,而病理性骨折常为扁平状,前后缘外隆。 信号改变:单纯性骨折椎体内可见正常骨髓信号保留,附件信号正常。病理性骨折常见附件受累,椎体T1WI信号降低。 周围软组织肿块存在于否,有重要鉴别价值。 增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