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孔乙己》中不可忽略人物形象
论《孔乙己》中不可忽略人物形象【摘要】现代文学巨匠鲁迅仅用了短短两千余字便描摹出一个活生生的孔乙己,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落第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科举制度和导演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读后让人内心震慑不已。小说能产生如此强烈艺术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匠心独运的构思、巧妙的小说结构、别具一格的叙说过程,还有陪衬人物的精心塑造。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形象;陪衬人物;封建社会制度
小说中有这样一幕: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短衣帮和掌柜等人又照例寻孔乙己开心。经过“揭伤疤”的过程之后,众人照例又都哄笑起来,而邻舍的孩子们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孔乙己便给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豆后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小说中有关邻舍孩子们的情节也仅此一处,许多评论家及学者在分析这一情节时注意到了它对表现孔乙己性格特征的作用,说它表现了孔乙己的善良和迂腐可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笔者认为鲁迅先生在小说中精心设计这一情节,除了能表现孔乙己的善良和迂腐可笑之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粗陋的认识,就教于同仁和方家。
小说中孔乙己的一生是悲剧的——读了一辈子书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又因死读经书成了一个十足的书呆子,虽然身体高大却不会营生,生活极端贫困,挣扎在死亡线上。成为众人嘲笑、挖苦的对象和以丁举人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任意凌辱的社会底层人物。那么,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肯定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毫无实际用处的“四书五经”,除了极少数人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级成为有权有势的统治者之外,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像孔乙己一样成为不会营生的社会的“废物”。其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对孔乙己这类人的凉薄。孔乙己的遭遇已是十分凄惨,但是如果当时的社会能够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帮助他找到谋生的门路,各阶层的人们能同情他、资助他,他也不会去靠小偷小摸度日,自然也就不会有如此悲剧。但在小说中恰恰相反:所有人都瞧不起他,讽刺、挖苦和嘲笑他。出现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原因在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上。虽然封建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是毫无实际意义的“四书五经”,但是封建统治者却宣称科举制度的原则是“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才华出众的人才能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升官发财;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大肆宣扬“宿命论”,以此来毒害劳苦大众,让劳苦大众认为自己受剥削受压迫是天经地义的,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小说中的短衣帮、掌柜、还包括“我”,备受封建等级观念、封建思想的毒害,理所当然地认为孔乙己的遭遇是“命中注定”、“罪有应得”的,根本不值得同情,所以他们才会对孔乙己如此凉薄,才会发出这种麻木不仁的笑,这种“笑”的背后隐藏着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
小说中邻舍的孩子们围着孔乙己讨茴香豆吃时也有“在笑声中走散了”的情节,那么孩子们的“笑”与短衣帮、酒店掌柜的“笑”在性质上是否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二者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们是被孔乙己“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语言和行动逗乐的,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不含任何讽刺、嘲笑的意味。小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瞧不起、挖苦、嘲笑孔乙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到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他们头脑中还不存在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小说中的孩子们,到“我”,再到短衣帮和掌柜,他们的年龄从小到大形成一个明显的阶梯,对孔乙己的态度也对应地形成一个明显的阶梯,这一阶梯就鲜明地映射出他们头脑中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的由轻到重。鲁迅先生正是要用这一阶梯和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笑”告诉读者:封建社会中人们头脑中的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各种途径向人们强行灌输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揭露和控诉腐朽荒谬残酷的封建社会。
综上所述,鲁迅在文中精心设计这一处有关邻舍孩子们的情节,除了能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情节表现孩子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和短衣帮、酒店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所受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之深和孔乙己悲剧的时代性,从而更加深刻地揭露和控诉腐朽、荒谬、残酷的封建社会,使小说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这一点既是较隐含的,但也是最重要的。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L5最佳实践及落地实施.pptx VIP
- 铁路内燃机车司机高级技师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pptx VIP
- 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doc VIP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识竞赛.docx VIP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