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联齐赋左权将军英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联齐赋左权将军英名

诗、歌、联齐赋左权将军英名1942年5月25日,为掩护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和人民群众突围转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十字岭指挥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是我党我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于是,悼赋将军英名的诗词、歌曲或联对纷纷颂唱于天地之间,经久不衰。这些咏唱作品情挚语切,激昂奋进,鼓舞斗志(尤其是战火硝烟中老一辈革命家一方面指挥着千军万马同强敌作殊死斗争,一方面题联赋诗鼓舞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战),闪耀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久远的现实意义的光辉。适逢左权将军牺牲7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诗词束束悼念英灵 悼念左权的诗词多是律、绝,多讲究抒情与写景有机交融,通过韵辙、声调(平仄)、对偶等技巧创造出多姿多彩、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旋律优美的意境韵味来。其中,应用词牌写出的诗词则尤以最少的字句表达最丰富的内涵,绝妙雅致、堪称上品。 这些诗词中,最著名的要算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那首七言绝句《悼左权同志》了。 1942年6月2日,朱德将左权的爱人刘志兰从中央研究院接到延安,挥泪悲愤写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我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6月15日,朱德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左权同志精神不死》文章,且将这首诗一并发表出来以志悼战友。 全诗以歌当哭,寄痛悼于歌颂之中,感人至深。这首诗“锤字坚而难移,结名凝而不滞”。在艺术表现特色上,如众山托奇峰,浪高显潮头,最能代表在太行革命诗歌的整体风格,为诗歌之冠。在意境上,寥深高远,雄浑阔达,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胸怀环宇、大度超人的气概。诗的前两句是写左权将军牺牲的壮烈。“愿拼热血”四字衬托出左权为抗日一片赤胆忠心。诗的后两句通过太行传浩气和清漳吐血花,歌颂战友的英灵长生,精神不朽。借哀悼左权之英勇为国捐躯,抒发凛然浩气之情,将“太行”、“清漳”这样与日月同辉之意书入史诗的神韵,确实无同一题材的诗作可以比照。 身为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兼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同样在泪雨中思绪万千,悲恸不已,将怀念战友的浓烈情感凝于笔墨中,洋洋洒洒写出《满江红·悼左权同志》,并于7月7日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纪念抗战爆发5周年的专版上—— 敌后坚持, 捍卫着,自由中国。 试看那,搀枪满地, 汉家旗帜。 剩水残山容我主, 穿沟破垒标奇迹。 问伊谁, 百万好男儿, 投有北。 崦嵫日, 垂垂没; 先击败, 希特勒。 会雄师, 踏上长白山雪。 风起云飞怀战友, 屋梁月落疑颜色。 最伤心, 河畔依清漳, 埋忠骨。 被毛泽东赞为“善七律”的叶剑英所作这首词一开始即从民族抗日的大业、国际反法西斯的斗争和革命的前景着眼。写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树起了中华民族的革命旗帜,是民族的中流砥柱。这自然密切联系着左权不朽的功业。这样描述,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左权对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激发人们为继承先烈的遗志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接着,诗人以满腔怒火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就在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的险恶环境里,“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八路军推进敌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问伊谁”落地千钧,是好男儿就应该投入到抗日前线的滚滚洪流中,去保卫家乡,捍卫祖国的领土。此段连用三个典故,即暗用韩信破赵中“拔赵帜立汉赤帜”和辛弃疾《贺新郎》中“剩水残山无态度”,突出词的主题思想。下阕很自然地写到日军虽然凶恶,但在中共的领导下抗日军民众志成城主动进击,它的末日已经为时不远了,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已经形成。词的最后才点出在这“风起云飞”的形势下“怀战友”“最伤心”的悼念之意,从而表达出对左权英勇牺牲的无比痛惜、极为尊崇的深厚感情和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心。这首词的写法极具特色。一是通篇用典凸现两个特点:紧密联系实际,紧扣词题;用典贴切自然,借古喻今。二是结构上,层次分明,章法变化而不散乱,层次之间接转顺畅,始终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三是全诗以议论立笔,抒情毫不单调,词情激昂慷慨,苍劲悲壮,气吞山河。 20年后的1962年8月1日前夕,叶剑英对为国英勇献身的左权之怀念依然难以释怀,遂赋诗一首: 百团战后敌回马, 铁壁合围势紧张。 君正运筹思伏寇, 千军转进一身亡。 抗战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协助周恩来领导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1942年夏,董必武难抑悲愤,于7月7日抗战爆发纪念日这天赋诗《挽左权同志》,挽香魂渺渺,血泪斑斑: 左君真卓荦,弱冠已从戎。 大略观孙子,精微究客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