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影响.docVIP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影响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影响关键词 针刺疗法 原发性痛经 缝隙连接蛋白43 β内啡肽 RNA干扰技术 大鼠 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反义基因工具,较以往的重组反义DNA,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效率更高,细胞内少许siRNA分子就能发挥显著基因下调作用[1]。前期研究工作表明[2-3],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经络密切相关,那么沉默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对经络信号的传导有无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痛经是青春期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为42%~90%。针刺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但对其镇痛机制尚缺乏有力的实验依据。为继续深入探讨Cx43与穴位――经络――针刺效应的关系,及针刺的镇痛机制,本实验利用RNAi技术沉默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以催产素所致大鼠子宫剧烈收缩为模型,观察针刺对痛经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及外周血β-EP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50只,体重180~210g,由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保持动物在室温、昼夜节律条件下,自由饮水、进食。 1.2 实验药物及试剂:己烯雌酚(合肥久联制药公司)。缩宫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公司)。无内毒素质粒抽提试剂盒由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β-EP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提供。Trizol RNA抽提试剂(美国Gibcobr),M-MLV逆转录酶及反应缓冲液、dNTPs、Oligo dT、RNasin酶抑制剂(美国Promega),PCR Marker(美国Ferment)。Cx43 mRNA及β-actin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合成,兔抗鼠Cx43抗体,加拿大Chemicon产品。β-actin单克隆抗体,武汉晶美公司。 1.3 实验方法:①质粒构建、提取与纯化:干扰质粒pSilencer-Connexin43-shRNA,阴性对照质粒pSilencer-Control-shRNA由本实验构建,含有U6启动子、G418抗性、kana抗性及多克隆位点等。根据siRNA设计的有关原则[4-5],针对大鼠Cx43mRNA序列,确定siRNA作用靶序列(AACAGTCTGCCTTTCGCTGTA),344-364,及一个无关序列(GACTTCATAAGGCGCATGC)。用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小量扩增,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再行大量扩增(质粒抽提试剂盒),灭菌PBS(PH8.0)溶解后冻存于-20℃备用。②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将动物按体重分层,然后按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N)、痛经模型组(M)、针刺组(A)、针刺+干扰组(A+I)、针刺+干扰对照组(A+IC),共5组,每组10只。其中A+I、A+IC均在造模的第5、7、9、11天于针刺穴位处,分别局部高压注射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20mg/每穴,其余处理与A组相同。造模方法:M、A、A+I、A+IC,均用己烯雌酚(1%的羟甲基纤维素钠配成悬混液)灌胃,每日3mg/kg,连续12d,再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14U/kg。正常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容积0.2ml/10g,连续12d。干预方法:A、A+I、A+IC以自制布袋固定,于造模第5天针刺三阴交、地机、关元(根椐华兴邦等研制的大鼠穴位图谱及比较解剖学原理取穴),每次留针30min,每隔5min捻转30s,每日1次,连续7天。 1.4 观察项目与检测方法:①扭体反应发生率观察:各组在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14U/kg,诱发扭体反应为子宫收缩(痛经)的指标,观察并记录30min内每只大鼠扭体次数,及扭体潜伏期。②穴位处Cx43mRNA及蛋白的检测:取穴位处的皮肤肌肉组织采用Trizol一步法抽提总RNA,在核酸分析仪上检测RNA的浓度和纯度。按照逆转录试剂盒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逆转录反应。取3μlcDNA依次加入10×buffer、2M dNTP、10μM Primer 2μl,Taq酶1U,补水至总体积25μl,分别进入PCR循环。循环条件:94℃预变性5min,94℃变性5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5个循环,循环终末72℃8min终止反应。取PCR产物8μl,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DNA电泳,电泳条带结果采用自动凝胶图像分析仪分析,计算目的产物与β-actin的光吸收度积分比值。以积分值作为Cx43表达的半定量指标。取穴位处皮肤肌肉组织用组织裂解液裂解并匀浆,然后在4℃15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液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后,取各组样品50μg蛋白质,以12%的SDS胶分离蛋白。然后采用湿转法(300mA,0.5h)将蛋白质转移至PVDF膜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