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抑郁-老年人身边灰色杀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性抑郁-老年人身边灰色杀手

隐性抑郁:老年人身边灰色杀手把6个家庭卷入黑洞的疾病 2008年的春节,对于刚结婚的王女士来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假期结束后,她和丈夫不得不把婆婆再次送到医院,这已是婆婆近期第五次住院了。婆婆最初是有点胃痛,接着就出现精神恍惚、焦虑、烦躁,觉得身上哪儿都不舒服。后来婆婆一想到自己的母亲就是在77岁去世的,就常常喃喃自语地说:“今年肯定过不了这关。”婆婆所在的唐山市各大医院基本都看过病了,病情却不见好转。几个月前她还兴致勃勃地帮儿子写结婚请柬,现在手抖得厉害,眼睛也看不清字。婆婆17年前开始守寡,但是晚年生活很富裕,两个子女都很孝顺,自己的4个兄弟姐妹也住在附近。春节期间,亲戚们轮流把婆婆接到家里小住,开导她,安慰她。婆婆却整夜不睡,不是坐在电视机前不停地换台,就是拉着人念念叨叨,说着说着激动起来,还将盘碟砸得粉碎。各家亲友开始是同情,后来是着急,最后都连呼“受不了”,晚辈们一看到婆婆来了,都找借口躲出去。而王女士和丈夫一边四处联系医院给婆婆做检查,一边到处替婆婆赔礼道歉。最终医院诊断婆婆患上抑郁症,需要住院治疗。 家中老人患有抑郁症,家人就如同陷入一场“绝望”拉锯战。更让子女感到忧虑的是,很多老年人身处抑郁症状态却不自知,这种“隐性抑郁”,必须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也许是拯救家庭的有效办法。 突如其来的发作 66岁的退休教师金某,在一个平静秋日,跟老伴说他出去散散步后来就出门了,这一走就没回来。他出走后,全家慌成一团,警方、学生、同事四处寻找。5天后,百公里外的一家山村小卖部的店主留住了四处流浪的他,通知了他的家人。他只记得自己打车来到此处,如何在街头露宿4个晚上,都记不清楚了。 76岁的退休医生王某退休后一度情绪不错,还说要积极找工作,可是近一年后性格全变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沉着脸,有时候一个人掉眼泪。在家呆不住时,他就坐上公共汽车,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回起点。一次儿子和儿媳吵架,非得找他评理。清官难断家务事,打那儿以后,他对生活更加灰心,做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时间长了,他的心境越来越差。一个晚上,他趁老伴睡着后,留下遗书,服下安眠药。次日一早,老伴发现他脸色发青,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抢救之后,醒来的他对家人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们干吗救我,活着真没意思。”果然,住院期间,趁家人不注意,他又拔掉身上所有的输液管,欲爬窗跳楼,幸被儿子及时发现,悲剧才未发生。 68岁的李女士得了糖尿病,因为发现得比较早,一直吃中药治疗。但是自患病后,李女士对生活很悲观,总说自己是快死的人。每天早晨出去锻炼一会,然后就一整天呆在屋里看电视,也不和家人说话,不看报纸不看书,好像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兴趣,通常一句话讲2到3遍她才反应过来。她的性格也变得偏激固执,别人不同意她做的事情,她会一直坚持做。她认为有营养的东西会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一餐不落地吃。原本精明能干的她思维也变得迟钝,买回来的苹果都是烂的,亲友打电话来也叫不出对方的名字。 ……如此种种,其实都是老年抑郁症初期发作。 是“病”为何不认“病” 老年人患抑郁症并不少见,但相当多的人不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一些人到内科去看病,经先进仪器检查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人,往往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等。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科一病区主任鲍枫说,对于患有多种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躯体不适感要比年轻人的感觉更加敏感,求治心切,并反复去各综合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许多检查结果都大致正常,或是仅有轻度的异常,也不能确定是哪种身体疾病,患者却为此更加焦虑紧张。由于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往往治疗效果不佳,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对治疗也失去信心。这种老年人的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家人所忽视,只有当老年人出现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时,才想到去找精神病专科医生就诊,这时病程估计已在半年以上。抑郁症病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自知力”,即病人认为自己的心态和想法是很正常的,不承认自己有病。这也是导致抑郁症、特别是早期抑郁症就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当老年人出现失眠,莫名其妙地变懒,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食欲降低,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却查不出问题时,就得警惕老人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最好的办法是带老人去看精神科医生。 有的老年人对抑郁症有较强的排斥心理,把抑郁症误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或是痴呆的表现,甚至有的人把患抑郁症看作是自己的道德问题,把抑郁与觉悟低和品行差混为一谈,所以极力否认自己患有抑郁症,生怕声誉被否认,拒绝医学干预和社会支持。因此,让老年人认识抑郁症的疾病性质,解除对抑郁症的种种误解和顾虑,同意接受治疗是第一步。 其次,老年人对于接受治疗的认识往往也有许多曲解。有的人顾虑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会把身体搞糟;有的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