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额部皮瓣旋转移植修复罕见鼻尖微囊性附属器癌一例护理
额部皮瓣旋转移植修复罕见鼻尖微囊性附属器癌一例护理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of skin)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又称硬化性汗腺导管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和颈部,特别是鼻唇沟和眶周,男女发病机会均等,40~50岁为高发期。肿瘤表现为硬性斑块、局限性结节或囊性肿物,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偶有胀感及麻痹感,该瘤生长缓慢,其生长方式是深在限局性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常侵袭神经周围,常规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50%,转移罕见。我科于2010年2月收治一例微囊性附属器癌导致鼻部畸形的患者,运用额部旋转皮瓣移植修复畸形组织,术后恢复良好,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44岁,20年前不慎被砖砸到鼻部至反复发生感染,约12年前经当地医院治疗后,鼻部遗留瘢痕,逐渐畸形,近几年局部病灶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觉影响鼻部美观,于2010年2月25日来我院就诊,以“鼻部外伤后畸形” 收治入院。入院后查体可见鼻背瘢痕样组织,略高出周边皮肤,面积约2.0cm×3.0cm,颜色较淡,质地硬,弹性差,无明显压痛,局部无破损、糜烂。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于2010年2月26 日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额部扩张器埋置术”,共间断注水132ml。2010年4月23日“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额部扩张器取出+鼻部畸形矫正+额部皮瓣旋转修复术+左大腿取植皮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微囊性附属器癌(低度恶性)”。于2010年4月30日局部浸润麻醉下再次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术中冰冻示:病灶边缘基底阴性。术后通过对移植皮瓣准确、有效、及时的观察,“三抗” 治疗,皮瓣成活良好,于2010年5月21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额部旋转皮瓣断蒂术,局部创面愈合良好,患者对鼻外形满意,半年复查未见异常。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鼻部畸形多年,常有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担心手术能否成功,鼻部畸形能否改善,癌症能否根治,既渴望手术,又害怕手术,顾虑重重,情绪多变。故应给予理解安慰和心理支持,耐心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防等,让患者对手术有充分了解,使其增强信心,解除顾虑,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免因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导致支配的外周血管痉挛,影响皮瓣成活。
2.1.2常规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术前一周禁烟、酒;禁用血管收缩药和止血药。术前一天进行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口服地西泮片2.5mg~5mg。
2.1.3皮肤准备:检查皮瓣切取部位有无炎症、皮癣、瘢痕等,术前3天予肥皂水清洗术区皮肤,术前一天备皮,备皮时勿损伤术区皮肤。
2.1.4环境准备:吻合血管可因寒冷刺激而长时间处于痉挛状态,造成血栓形成,导致皮瓣坏死;闷热的环境可使患者汗腺分泌增加,导致伤口感染[1],温度过高易使患者疲劳和烦躁不安,故病房需要安静舒适,置于单间病房,温度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55%~65%。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及床单整洁舒适。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减少陪探视人员出入,病房内禁止吸烟,备烤灯及测温仪。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根据需要给予吸氧。严密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情况,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2.2.2体位:术后体位取110°~120°半卧位,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头颈部适当予以制动,必要时在患者头部两侧予以沙袋固定。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防止吻合血管扭曲、牵拉,影响皮瓣成活。
2.2.3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可加重心理创伤,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2],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影响皮瓣成活,同时疼痛也可影响睡眠,加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遵医嘱在术后1~3天内适当口服止痛片,必要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等镇痛药。除药物治疗外,护士更应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适时恰当地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从而减轻疼痛。
2.2.4“三抗” 治疗护理: ①抗痉挛:局部应用40~60W的烘灯烘烤,灯距45~50cm,以提高局部温度,有利血液循环,局部烘烤持续7~10天;②抗感染: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并注意给药时间间隔,以保持抗生素的血药浓度;③抗血栓:遵医嘱予以低分子右旋糖苷静脉滴注、罂粟碱肌肉注射、阿司匹林及潘生丁片口服。
2.2.5皮瓣的观察与护理:①色泽:皮瓣颜色的改变是判断血运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观察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正常皮瓣应红润、温暖、丰满而有弹性,当动脉供血不足时,皮瓣颜色变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