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docVIP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临床观察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不易治愈的特点。它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等,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为多见。属中医学的“痞满”、“嘈杂”、“胃脘痛”范畴。临床常见症状为:上腹饱胀不适、隐痛、嗳气、反酸、纳差,常见体征:左上腹压痛(土)、舌淡润、苔薄白腻或薄黄腻。笔者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44例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244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9例。病程1~5年者32例,6~10年者153例,10年以上者59例。所有病例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排除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等疾病。其中上腹胀满不适123例,上腹隐痛12例,嗳气31例,反酸29例,纳差143例,吐清水46例,舌苔薄白腻119例,舌淡润少苔85例。舌苔薄黄腻20例,双寸关脉浮缓者185例,细小者59例。?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10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生姜3片,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14剂为1个疗程。 加减:脘腹闷胀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理气宽中;胃镜检查有糜烂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吐酸水者加吴芋以平肝抑酸;纳差者加白蔻仁以芳香醒脾;伴胆汁反流者加黄连、干姜以辛开苦降。煎服法:每日1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投入瓦罐内加温水600ml。先用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煎30分钟取汁再加冷水400ml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2次取汁混合分3次于三餐前30分钟空腹口服。? 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3个月内无复发(共214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共19例);无效:服药前后无变化(11例)。总有效率95.6%。? 典型病例:男,43岁。于2002年10月6日就诊。患者主诉间断上腹饱胀不适、隐痛,饭后加重,伴嗳气、饮食减少5年余。近2月上述症状呈持续状态无缓解。电子胃镜见胃窦充血伴大量胆汁反流。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予以西米替丁?0.4 mg tid?、吗丁啉?10 mg tid?、阿莫西林胶囊1.0 mg tid,口服,治疗1个月余,上述症状如前。转中医药治疗,诊其上腹闷胀不适,压痛不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伴面色萎黄,语声低微,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气滞型,予以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炙甘草10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枳实24g,厚朴15g,生姜3片,大枣5枚。4剂水煎服。5日后复诊,用药后上腹隐痛基本消失,上腹饱胀感明显减轻,饮食有所增加,脉较和缓,续原方10剂。1个月后复查电子胃镜:胃底胃体胃窦未见异常,3个月后,随访痊愈无复发。?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为饮食不当、劳累过度或思虑伤脾所致,病程一般较长,故以后天之本的脾胃虚弱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嗳气、纳差,胃脘隐痛、压痛不明显,甚至喜温喜按,按之痛减,伴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等一系列症候群。中医认为,脾与胃脏腑相连,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为阴土,胃主受纳腐熟,为阳土,脾胃同位于中焦,中阳不运,运化不能,痰湿内生,阻遏中焦,影响气机,脾之清气不升,胃气不降,故脘闷、嗳气、纳差;气机内阻,不通则痛;脾胃虚弱,气机按之消散于一时,故有的患者按压后无压痛。香砂六君子汤系宋代健脾益气和胃化痰之名方六君子汤演变而来,方中党参、炒白术甘温益气、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健脾利湿,木香理气止痛,陈皮、法半夏苦温燥湿理气化痰,砂仁辛香醒脾和胃,甘草、生姜、大枣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使脾气升,胃气降,湿浊化,痞痛消。该方看似平淡,实则配伍严谨,短期内可收到健脾益气、和胃止痛、理气化痰消痞的功效,故能明显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1.? 2王胜英,刘悦明,陈鹏,等.消幽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 [J]中医杂志,2005,(46)12:907.?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