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行语译足少阴肾经
经络腧穴学 针推教研室 绪论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论 第二章 奇经八脉 第三章 手足太阴与阳明 第四章 手足太阴与太阳 第五章 手足厥阴与少阳 第六章 经外奇穴 第七章 耳穴 实训 第八章 经络分布关系和临床应用 第九章 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 第四章 手足少阴与太阳 第一节 手少阴心经 第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三节 足太阳膀胱经 第四节 足少阴肾经 第四节 足少阴肾经 一、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 (Kidney Meridan of foot-Shaoyin;KI) 目的要求 1.掌握足少阴肾经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实训课) 一、经脉循行 (一)循行原文 (二)循行注释 (三)循行语译 (一)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1)足心,出于然谷(2)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二)循行注释 ?①邪:邪通斜。 ②然谷:穴名,在舟骨粗隆下方。谷,《脉经·卷第六》作“骨”。“然骨”即指舟骨粗隆。 ③踹:《脉经·卷第六》作“腨”。 (三)循行语译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足少阴肾经循行 1.体表路线 起于足底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分支从肺中分出交心包经) 足少阴肾经古谱 二、病候 (一)病候原文 (二)病候注释 (三)病候语译 (一)病候原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面不欲食,面如漆柴(1),咳唾则有血,喝喝(2)面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3)。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4)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5),嗜卧,足上热而痛。 (二)病候注释 (1)漆柴——形容病者面色黄黑无光泽。 (2)喝喝——为气喘声. (3)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4)肠澼——澼音僻,肠间水也。此处指泄泻病证。 (5)痿厥——痿,主要指下肢痿弱;厥,逆冷。 (三)病候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象漆柴(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象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样;这还可发生为“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病候小结:主要病候 ①咳血 气喘 ②舌干 咽喉肿痛 ③水肿 大便秘结 泄泻 ④腰痛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 病候小结: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和肾、肺、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 三、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 四、腧穴(27穴) 肾经经穴歌 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 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实, 阴谷膝内跗骨后,以上从足走至膝, 横骨大赫联气穴,四满中注肓俞脐, 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寸半脐, 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灵墟, 神藏彧中俞府全。(左右共五十四穴)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推教研室 二、病候 三、络脉 四、腧穴 2.体内联系 属肾,络膀胱。 并与肝、肺、心、喉咙、舌根有联系。 (联系的脏腑最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