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PDF

“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 王文光, 翟国强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091) 摘要:《史记》构拟的五帝世系和所反映的“华夷共祖”观念,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产物。它的 产生和确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五帝; 秦汉; 华夷共祖 ;大一统 中国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1](P1-48) 本文所指“五帝”,即《史记》所载的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华”,是指 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主体、到汉代发展而成的汉民族,他们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主体民族;“夷”则指秦汉时期生活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郡县内及周边地区的各少数民族,他 们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祖”则指中国大一统思想语境下的以黄帝为首 的民族共祖和肇始人君。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提出了五帝世系,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阐述了以五帝为 中心的民族大一统思想或“华夷共祖”思想,反映出作者朴素的民族平等意识。《史证》中 明确记载了华夏和匈奴、越人都是黄帝后裔,甚至朝鲜、西南夷也与黄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明确体现出“华夷共祖”的思想。 关于五帝世系, 20 世纪初期的古史辨派大师顾颉刚先生认为这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2] (P164) 。其实,五帝有无其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古史系统所反映的我们祖 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所反映的中华民族同根共祖,即“华夷共祖”的思想意识,以及这种意 识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才是史学研究的所在。本文拟 就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影响和意义作如下分析。 一 《史记》开篇人为构拟出的五帝世系,除照顾到历史的顺序外,也是司马迁以他大一统 政治理想统领全书的一个内在逻辑起点。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 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1](P1-48)黄帝长成后娶西陵之女,生玄嚣和昌意;昌 意降居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之女,生高阳,则高阳为黄帝之孙,是司马迁五帝谱系 中的第二帝颛顼,从黄帝娶西陵之女和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来看,黄帝时代与西部的民族交往 频繁。 作为颛顼亦不同寻常,据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 [1](P1-48)颛顼死后,由他的侄儿高辛继位,是为帝喾。《史记·五帝本纪》载: 疏通而知事。”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1](P1-48) 帝喾死后,由其子放勋继位,史称尧帝。《史记·五帝本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 [1](P1-48)如此仁爱的尧帝死 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后“百姓悲哀,如丧父母。” 接替尧帝的舜帝虽然不是尧帝所生,但同样是黄帝的直系血亲后裔,据载:“虞舜者, 1 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 [1](P1-48)如此一辗转推考,则虞舜是黄帝后裔无疑。 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 司马迁以大一统政治理念构建起来的早期帝王,个个道德高尚,是大一统条件下,统一 多民族国家最理想的君主,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这些理想的政治人 物,为司马迁在《史记》相关传记中表达“华夷共祖”的思想埋下了伏笔,提供理想基础。 在司马迁笔下,华夏族和后来的汉民族自然是黄帝的直系苗裔。先看华夏先祖夏禹,《史 记·夏本纪》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 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3](P49)则夏族是黄帝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