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语言修辞现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网络语言修辞现象

浅析网络语言修辞现象 INTELLIGENCE 人 文 论 坛························ 浅析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 河北银行学校 王文娟 摘 要: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 形式。创新、求异、形象、经济、幽默一直都是网络语言的特点,因此在网络语言 的创造中也发展出了有别于传统的修辞手法。网络语言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借代、谐音双关、缩略、叠音、婉曲、仿造、摹状、对比、反语、杂糅等。 关键词:网络语言 网络词汇 修辞手法 汉语本身是不断变化的,网络语言 给汉语的规范化带来极大的冲击,但不 可否认,网络语言确实也为汉语注入了 新鲜成份。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 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 件、软件、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 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短 信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 BBS上的 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瘟 都死等。显而易见,新兴的网络词汇大 都出于第三类,这一类也是网络语言的 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最为复杂的一类。 本文对这类网络语言修辞现象进行简要 的归纳和分析。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 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 修辞手段。比喻有三种:明喻、暗喻、 借喻。网络中一般使用借喻,网络中有 许多表示“人”的词语都属于这一类。 比如说,“青蛙”指相貌很丑的男士; “沙发”是楼主发帖后第一个跟帖的网 友的专称,而第二个跟帖的网友被称为 “板凳”,因为楼主发帖相当于新盖的 房子,第一个跟帖的网友是第一个来新 房子里作客的人,也就是先来占座,当 然要坐最好的沙发了,后来的只能坐板 凳了。 二、比拟 比拟是物的人化或人的物化或把 甲物拟作乙物,比拟在思想上具有跳跃 性,促使读者主动想象,捕捉其中的意 象,体会其中的深意。诸多形形色色的 网名中就有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如 网名“机器猫”,自比为机器猫,隐含 着机灵、有办法、童趣。 三、借代 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 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借代 重在事物的相关性,以普遍联系的观点 形成一种语言艺术上的换名,达到形象 突出、艺术生动的效果。如,“美眉” 指代貌美的年轻女性,此词既是借代又 是谐音。 四、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 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这方面的例 138 子有很多,“斑竹”指“版主”。 五、仿拟 仿拟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 词语或句子中的某些要素,从而仿造出 新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 可以用某种族群来归类。例如,“X客” 族,早在唐代,自居易的诗歌中就有“道 士鸿都客”的说法,可知以“客”为词 缀的用法由来已久,网络上的“X客” 族也日益庞大,吸纳了诸如“骂客”、 “播客”、“饕客”、“试客”等。 六、婉曲 有意不直接说明或是不方便说明 某事物,通过省略、谐音、拆分等手段 来表达的网络语言。网际交流最重要的 特点之一就是自由和宣泄,有些话不方 便直接说,但网友们又需要表达这个意 思,此时网友们往往借助于婉曲来如愿 以偿。 1、谐音婉曲,如“草泥马”、“马 拉戈壁”。 2、拆分婉曲,“弓虽”指“强”, “告非”指“靠”。 七、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 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 一种修辞手段,有时也叫对照。这种修 辞手法常常用于四音节的网络词汇,通 常这些网络词汇还是某些事件的语言构 式,比如“范跑郭跳”,典出风凰卫视 的“一虎一席谈”节目,范美忠就自己 “先跑事件”和节目嘉宾郭松民展开辩 论,期间郭松民用“无耻”、“畜牲” 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情绪 异常激动,中途甚至一度愤怒离场。结 果,郭松民被人们视为道德伪卫士。“范 跑郭跳”喻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 八、杂糅 杂糅本来是一种语病,即把两种不 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造 成结构混乱、语义纠缠,不过,在网络 语言中,网友们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 式,往往有意将各种不同的元素混杂在 一起。 1、数字和外语杂糅。3Q”指“Thank you”。 2、汉字和外语杂糅。I服了U”指“我 服了你”。 九、缩略 缩略指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简略的 词语。互联网是个高度口语化的虚拟空 间,以键盘为输入工具,方便、快捷是 网友们的共同追求,缩略词既输入简便, 又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如,汉语拼音 缩略。“LZ”指“楼主”,“JJYY”指 “唧唧歪歪”。 十、叠音 这种修辞手法很大程度上受港台 腔的影响,诸如“苹果好好吃”之类的 童语童言最早都是从港台流传过来的。 如“东东”指“东西”、“亲亲”指“亲 爱的”、“漂漂”指“漂亮”等。 十一、摹状 摹状本指用一定的词语如实地描 绘出事物的形态或情状,但在网络中, 网友们创造性的运用符号、字母、表情、 数字等多种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