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与术后并发症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与术后并发症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2011-06-15 张薇薇 李占全 张明 关汝明 邓重信 金元哲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近年来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一个新进 展 。它通过非外科手术方法,消除流出道肥厚心肌,解除流出道梗阻。我院已完成HOCM化学消 融术24例,现对其并发症进行报道。
1 材料和方法
24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11~56)岁,平均年龄(31.6±18.3)岁,平素有 活动后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查体:于患者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级 以上收缩期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流出道狭窄征象(左心室流出道内径≤7mm,SAM征 阳性),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比≥1.3,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室和主动脉压力阶差≥4.00kP a。
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测下,首先被施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然后采用Sigwart法施行经 导管冠状动脉间隔支化学消融术。首先经右股静脉置入右心室临时起搏电极,6F导引导管自 右股动脉通路到左冠状动脉开口(此时已注入肝素3000U,周身血液肝素化),以最佳投照体 位充分暴露第1~3间隔支,将0.014导引钢丝送入欲行消融的间隔支内,沿该导引钢丝送入 直径约1.5~2.0mm Over the Wire PTCA球囊导管至间隔支近端,扩张球囊后,向心腔内 注入造影剂,了解该间隔支的血流分布情况,同时于心前区听诊了解杂音减弱情况,继续扩 张球囊,向中心腔注入97%~99%无水乙醇1.5~5.0ml,同时严密观察心电及血压变化。注 入无水乙醇后,球囊保持扩张10~15分钟(用无水乙醇前后均以6FJR4导管进入左心室 ,测量左心室和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后继续保留临时起搏器3天至1周。观察指标:患 者的胸痛主诉,心电图变化。
2 结果
2.1 胸痛 和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发生的剧烈胸痛为23例,占95.8%(23/24),经杜冷丁(50 ~100)mg静脉或肌肉注射可缓解,疼痛持续时间多为6~10小时。
2.2 束支传导阻滞 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18例,占75%(18/24)。其中在注 入无水乙醇后30s~2min内出现16例,2例在术后24~72小时发生;4例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 滞(LAHB);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占8.3%(2/24)。5例在1周内恢复正常窦性 心律心电图。
2.3 房室传导阻滞(AVB) 出现Ⅰ度AVB 14例:Ⅰ度AVB+CRBBB 7例;Ⅰ度AVB+LAHB 3例; Ⅰ度AVB+CLBBB 1例,单纯Ⅰ度AVB 3例。合并Ⅲ度AVB者9例:6例为术中一过性,其中4例恢 复正 常窦性心律,2例遗留Ⅰ度AVB;2例在3天内恢复至Ⅰ度AVB+CRBBB,1例观察1周仍未见恢复 ,遂安置永久起搏器。
2.4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合并频发室早、短阵室速18例,多呈一过性,多数在术后24小 时内完全恢复(术后给予钾镁合剂静滴)。
2.5 合并心肌梗死 心电图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图形6例(即术后心电图Ⅱ、Ⅲ、aVF,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永久性Q波形成4例;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术后心电图V1~V5 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伴永久性Q波形成。
3 讨论
1994年Cietzen[1]发现暂时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发出的第一间隔支,可缓 解HOCM的LVOT(左室流出道)梗阻。1995年Sigwart[2]首先提出非外科手术方法治 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即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HOCM。本方法以无水乙醇注入正常左冠状 动脉前降支发出的间隔支(多为第一间隔支),以化学刺激方法使局部血管内皮受损,激活血 小板,导致急性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闭塞血管的目的,造成人为心肌梗死,以消 除左心室流出道肥厚的心肌,减轻流出道梗阻。目前文献报道的总例数不足200例,初步显 示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在观察研究中。从目前的报道看,该方法有较明显的并发症。
Cleichmarn等报告6例病人均发生胸痛,而且疼痛的发生和栓塞1支或多支间隔支无关。本 研究中24例患者,23例发生剧烈胸痛,均和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发生,胸痛发生和注入无水乙 醇量和注入间隔支数量似无关系;另外1例未发生胸痛者考虑和痛阈高、对疼痛不敏感有关 。该氏还报道有3例发生一过性Ⅲ度AVB持续10分钟至5天后恢复。Seggeniss等报告114例 ,发生Ⅲ度AVB 62例,需安置永久性起搏器11例,55%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死亡。Knig h t等[3]报告的18例手术中,5例发生Ⅲ度AVB,11例发生RBBB。Bhargawu等报道1例 Ⅲ度AVB需安置起搏器;D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