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珍珠业历史、现状及发展
中国珍珠业历史、现状及发展
珍珠玲珑雅致,色泽艳丽,光彩夺目,古今中外人们都将其视为宝物加以收藏和佩戴。《中药大辞典》称珍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除痰、去翳明目、生肌解毒”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珍珠能增强细胞新陈代谢,促进表面细胞再生、具有护肤、美白和祛斑消皱的作用。珍珠是富有的标志,纯洁的象征,被誉为宝石中的皇后。
一、中国珍珠业的历史和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采捕和利用珍珠的国家,早在公元前2200年,《禹贡》中就有“淮夷滨珠”的记载,闻名于世的“南珠”的捕采始于汉朝。三国时代则已用珍珠来制作诸葛行军散等。我国又是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早在宋朝便发明了养殖法,至明朝(公元1368-1644)已采用河蚌育成了“佛教珍珠”。但是现代珍珠养殖——正圆珍珠培育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贝类科学工作者已着手采集一些南海的珍珠贝标本并开始探索珍珠养殖的理论和技术问题。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广州视察水产馆时指出:“旧社会劳动人民辛辛苦苦采珠进贡皇帝,现在我们殖珠要为社会主义人民服务。”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把珍珠生产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同年暨南大学生物系开设了珍珠养殖课程并宣传珍珠养殖。60年代初在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熊大仁教授的指导下在广东合浦(当时属广东辖区)办起了第一个珍珠养殖场并取得了正圆珍珠的养殖成功。此后,推广合浦经验、在两广、海南、福建相继兴办了一批海水珍珠养殖场。70年代至今,国家为了促进珍珠产业的兴起,中国科学院、国家水产部和广东省先后设立科研项目开展珍珠养殖和加工实验研究,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广东省级珍珠科技成果,科研结合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珍珠事业的发展。
海水珍珠养殖自1965年合浦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1966年引向生产后蓬勃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形成高潮。淡水珍珠1959年首先在广东试养。1965年江苏太湖也试养成功。1967年取得生产上的突破。1969年,浙江诸暨试养珍珠成功。此后,许多地方发展了河蚌育珠,年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1973年将这一带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育苗成功后,种蚌资源大增,淡水珍珠养殖更是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洞庭湖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也大面积的养殖珍珠,淡水珍珠产量激增。据估计,1994年全国淡水珍珠养殖场有数千个,产量近年超过1000吨,远远超过号称珍珠王国的日本。
大型珍珠养殖的兴起,更为我国珍珠养殖业发展带来了生机。1970年大珠母贝人工育苗在我国首次试验成功。1971年引向生产,解决了母贝奇缺的困难,奠定了我国大型珍珠养殖的基础。大珠母贝插核育珠试验,我国始于1970年,1978年获得阶段性进展。1981年,我国第一个商品大珍珠(大小19mm*15.5mm,,重5克)诞生,从此打破了日本对国际育大珠技术的垄断。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大珠养殖行列。1985年,世上稀有的企鹅珍珠贝和黑蝶贝(产黑珍珠)的养殖及其种苗人工繁殖研究和多倍体育种研究等也在我国兴起,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及三角帆蚌等种苗生产技术和多倍体育种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产地不同、以及税制、水文、光线和育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珍珠个体存在光泽、颜色差异以及光暗、色差、黑斑、瑕疵等缺陷。因此,养殖场生产出来的原珠中90%以上都不能直接用来制作首饰或其他装饰品,都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以使其色泽达到宝石级商品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对于珍珠表面加工处理方法主要是去污漂白的处理。日本、中国及东南亚诸国对该技术的研究较多,以日本研究技术领先,已采用第三代、第四代漂白技术,而我国仍是主要以H2O2为漂白剂的液相漂白法。我国珍珠加工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著名珍珠专家熊大仁教授的指导下,率先在广东海洋大学成立珍珠加工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珍珠去污漂白试验,并逐步取得成功,在广东湛江地区和广西沿海珍珠加工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桂林工艺学院等单位也开展了珍珠漂白的配方和工艺条件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了不断提高珍珠出口换汇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珍珠业内一些有识之士引进了日本珍珠加工技术并和国内研究成果相融合,明显的提高了珍珠加工质量,珍珠的光泽、白度、耐久度等指标也大幅度改善,珍珠加工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珍珠项链、手链、耳饰、胸饰、戒指等珍珠饰品不下上千种,成为饰品王国的重要一员。同时,各类珍珠美容、保健和医药产品也相继问世,珍珠字画、珍珠贝雕、珍珠摆件等工艺品竞相登堂入室,为珍珠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珍珠市场的拓展也越来越大。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pdf VIP
- 墙体拆除方案.docx VIP
- 乙肝dna检测培训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3第四课时Section B (1a~Self Check)教学课件.ppt VIP
-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精品.ppt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云南卷真题(原卷版 ).pdf VIP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TPN药物配置的操作方法课件.ppt VIP
- 锚杆破断原因解析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