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与实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与实务

一、篇目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劃線】請學生試畫岀本段重點,並將敘述條列化。(如藍色數字標示)。 與學生核對劃線重點。(如紅色括號、劃線標示)。 【複習】一年級已學過文字演變(甲骨文、金文…等),金文又稱銘文。 一年級學過應用文,還有什麼也屬於應用文?(日記、書信、便條、啟事)。 了解銘文產生相關背景。 2.作者 教材內容 劉禹錫,字夢得,唐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生於代宗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武宗會昌二年(西元八四二年),年七十一。 劉禹錫自幼即胸懷大志,後因致力政治改革,得罪權貴,多次被流放。他的散文能表達宏偉的志向,並富有深刻的哲理:詩則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對朝政的弊端常加以譏諷,又因為長期的貶官生涯,接觸到各地的風土民情,吸收民歌精華,寫出大量真率樸實的詩歌。與白居易往來密切,時人並稱為「劉白」。著有《劉夢得文集》。 策略 說明 教學重點 【默讀】全班一起默讀,瀏覽作者說明。 【講述】生難字詞複習與說明。(見下註) 簡述劉禹錫生平、文學成就、《烏衣巷》、《竹枝詞》、《劉夢得文集》。 【複習】快速複習劉禹錫詩作。 【劃線】請學生試畫岀本段重點,畫出本段重點。(如紅色括號、劃線標示)。 1解說與補充劉禹錫生平與文學成就。。 2複習劉禹錫詩作《烏衣巷》、《竹枝詞》。 3.本文題解 教材內容 本文選自《全唐文》。陋室,指狹窄簡陋的房子。作者寫這篇銘的用意,是在自我期勉:只要多1充實學識,2修養品德,雖然居住在陋室,但生活仍然可以感到快樂自在,並期望將來能有所作為。 策略 說明 教學重點 【默讀】全班一起默讀,瀏覽題解說明。 【講述】講述本文主旨在於自我期勉,並激勵學生自我期勉。 【提問】作者期勉自己要如何使陋室不陋?(進德修業) 【劃線】畫出本段重點。(如紅線標示) 1生難字詞解說與成語補充 2能找出題解說明的關鍵字 3能畫出本段重點 (四)課文深究──第一段 教材內容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對偶.隔句對)(借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策略 說明 教學重點 【誦讀】全班一起誦讀,並思考第一段旨意。 【圈詞】請學生邊讀,邊圈岀生難字詞及修辭。 【講述】1.指出居室雖簡陋,但因自己(進德修業),足以使陋室的聲名遠播。 2.「山、水」比喻(房屋);「仙、龍」比喻有(才德)的人。 3.「不在高」、「不在深」暗指著(陋)。 【提問】1.本文開頭四句和全文有什麼關係?本文開頭四句(點明題旨),說明只要有道德、有才幹,一定可以揚名於世。 2.那一句話可為全文綱領,貫穿全文?(惟吾德馨)。 【摘要】1.以山、水比喻(房屋)和(諸葛廬)、(子雲亭)相呼應。 2.以仙、龍比喻有(品德)的人,和(孔明)、(揚雄)相呼應。 3.「斯是陋室,」和「何陋之有」遙接。 1思考並理解第一段旨意 2並能了解作者作文的思路。 註 解釋:「惟」吾德馨:因為【介詞】 「惟」見長江天際流:只【副詞】 「唯」奕秋之為聽:只【副詞】 課文深究──第二段 教材內容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對偶)(倒裝)(視覺摹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有無句)(映襯)(對偶)。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對偶)無絲竹(借代)之亂耳,無案牘(借代)之勞形。 策略 說明 教學重點 【誦讀】全班一起誦讀,並思考第二段旨意。 【講述】解釋第二段。 1.寫陋室的景色,顯出陋室有盎然的生機,而不俗氣。 (1)苔痕上階綠,倒裝句:「綠苔痕上階」,意同「綠滿窗前草不除」。 (2)草色入簾青,倒裝句:「青草色入簾」。 2.寫出交往的都是「志同道合」的博學之士,襯托主人的清高。 (1)談笑有鴻儒,往來白丁。孔子所謂「無友不如己者」。 (2)襯托出主人是個(清高的雅士)。 3.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寫生活的(悠閒自在)。 4.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現環境的清靜,生活優遊自適。 5.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點出「無官一身輕」。 【補充】見下註。 1思考並理解第二段旨意。 2理解生難字詞並能活用。 3理解本段寫作手法。 註 解釋: 1鴻儒:很有(學問)的人。 2.白丁:平民,此指沒有(知識)的俗人。 3.素琴:不加任何(雕飾)的琴。 4.金經:金匱所藏的經典,此指珍藏的書籍。 5.絲竹:原指琴瑟和簫管等樂器,也用來當(樂器)的總稱;此指(音樂)。 6.案牘:(文書)。牘:木片;沒有發明紙之前,古人將文字刻寫在木片或竹片上。 7.「絲竹」本指琴瑟和簫管等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