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列车:东瀛驶来全球奔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列车:东瀛驶来全球奔去   2010年12月31日,我在大连扇形车库看到了珍贵的亚细亚号――SL7-757牵引机车。它静静地停放在那里。我隔着玻璃拍照,眼前依稀浮现出这辆列车奔驰在铁轨上的模样:蓝色的流线型机车牵引6节绿色车厢,从大连到伪满洲国“国都”新京(长春)只需要8小时30分钟,平均时速82.5公里,远远超过当时日本国内最快的时速为69.55公里的“燕”号列车。据说亚细亚号的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   设计这辆“超特急”列车的是日本人市原善积,他曾赴欧美考察,仅美国就待了102天。他乘坐了美国12家著名铁路公司生产的列车,还跑到福克斯电影公司录音棚学习隔音技术。为了使座椅更舒适,他还到华盛顿国会大厦试坐了总统座椅。为了使车厢更具现代感,他走了美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   考察归来,针对东北寒冷的气候,市原善积主张在列车内安装空调系统,这俨然是后来的新空调特快列车啊!别看现在空调这么普遍,那时安在火车上,可就是世界首创了。为了减少噪音,列车许多部位都用毛毡、法兰绒、压榨木棉板进行了隔音处理。如此细心的设置,造价也就跟着上去了,据说每节车厢的制造费用高达50万日元,按当时日元的价值换算,差不多是40多公斤的金子。   如此高的造价,生产数量必不会太多――12台。其中9台是在日本组装后运到大连,另外3台是将零部件运到大连满铁沙河口铁道工场(大连机车厂前身)组装。它们全部在中国服役,担当东北地区高级豪华列车的门面,负责新京-朝鲜釜山、新京-大连间高级列车的牵引任务。   亚细亚号共6节车厢。第一节是行李和邮政两用车,第二节是三等车厢,定员88人,4个人可以面对面坐在沙发软椅上看风景。第三节是餐车,装饰得跟高级餐厅似的,餐台上摆着鲜花和水果,你若有钱,不仅能在这买到高档酒水,还能买到现调制的鸡尾酒。服务员全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美女。第四和第五节车厢是二等车厢,定员分别为68人和60人。这里的沙发座椅是绒面的,有按钮可调节座位方向。尾部的展望车厢里配有阅览室、会议室和盥洗室,类似五星酒店级别。一时间,日本的富豪、高级军官、伪满洲国的权贵名流、欧洲商人及外交官争相前来体验。溥仪、李香兰等都是亚细亚号的常客。   1934年11月1日,亚细亚号开始运行。大约运行了10年,因战争原因于1943年12月停运。许多老人向我讲述亚细亚号的旧事,说那曾是亚洲最快的列车,轱辘比人还高。大连解放后,“大鼻子”(指俄国人)还把一组车厢当作战利品运回了莫斯科呢。   喜欢收藏的友人赠给我一张亚细亚号旧车票的照片,上面写着:特别急行券,大连-沈阳,1939年6月5日,11列车第6号车,一等车,500公里,价格5圆,6月3日购买。特别急行券是相对于普通车票而言,当时,日元和美元的兑换比是2:1,5圆大概相当于一般人五六天的工资。确实如此,我的祖父1916年由山东莱阳到大连闯荡,一天的工资不到1元钱,直至1936年,他才用20年积蓄的100圆小银洋买了5间草屋。由此可见,乘坐亚细亚号是何等的奢华。   穷人坐不起,但看得起。大连画家张作祥曾在日本侵占时期的秋月公学堂(今大连女子中等职业学校)读书。在他的记忆中,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亚细亚号从身旁疾驰而过。只要看到它,张作祥就知道自己上学没迟到。他停住脚步,一直等到看不见列车的影子。   与亚细亚号有关的故事也令人着迷。鲇川哲也幼年时举家迁居大连。他感受着大连的异域之情,目睹了亚细亚号的兴衰,因此有了《佩德罗夫事件》故事的雏形。1944年,鲇川哲也返回东京,遭遇空袭,《佩德罗夫事件》的手稿付之一炬。6年后,痴情于亚细亚号的鲇川哲也依靠记忆重新创作了《佩德罗夫事件》。   加纳一郎创作的《特快“亚细亚”号杀人行》,名字有点儿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东方快车谋杀案》。虽不及后者有名,但也是侦探小说中的佳作。   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猛兽列车》演绎的也是发生在亚细亚号上的故事。   还有一个人的绰号就叫“亚细亚”。他就是大连著名的长跑名将――宋长明。小时候的宋长明总爱光着脚板跑来跑去,速度很快,被小伙伴们称为“飞毛腿”。1933年,16岁的宋长明一边学做厨师,一边在一季姓朋友的带领下练习长跑。他在腿上绑着沙袋跟随自行车跑,起初从中山广场跑到星海公园,后来延伸至黑石礁。   1935年至1937年,宋长明连续3年荣获大连万米越野赛冠军。1938年,以他为首的5名大连人组成“明驼”长跑队,连续3年在接力比赛中战胜日本人。每次比赛,宋长明总是跑最后一棒,担任冲刺角色。因为他跑起来像风一样快,日本人就把他比作特快列车亚细亚。   亚细亚号能顺利行驶,与很多技术工作者密不可分。曾任?M铁高级技师的高野与作为亚细亚号的顺利行驶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满铁有令,大连至长春间须在8个小时内跑完。高野与作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