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轮作与连作
作物轮作与连作原理与技术 讲解内容 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轮作的概念及类型 二、轮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三、轮作在生产中的作用 连作及其应用 一、连作的利与弊 二、不同作物类型对连作的反应 三、连作的运用 作物的茬口特性与轮作 一、茬口与茬口特性评价 二、各类作物的轮作地位 三、怎样建立合理的轮作 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轮作的概念 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将不同种类的作物,按一定顺序在一定年限内循环种植。如豌豆→春小麦→谷子。 换茬:一种作物收获后换种上另一种作物。(或叫倒茬) 轮作的基本类型: ①换茬式轮作:即就是把换茬称为轮作。 ②定区式轮作:一个轮作的所有农田做到年区相等,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的轮换顺序,逐年逐区轮换不同作物或不同种植方式。 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称重茬) 复种连作:在同一田地上将同一复种方式连续种植的情况,称作复种连作。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复种式轮作 二、轮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轮作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历史悠久的农业技术。 1.轮作是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我国农民对轮作的作用和意义,历来是肯定的,“倒茬如上粪”、“要想庄稼好,三年两头倒”就是生动的描述。 北魏(公元六世纪)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明确指出了轮作的必要性和轮作的经验。如“谷田必须岁易”,“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 战国时代──开创了禾谷类作物间的轮作。 西 汉──普遍实行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后 魏──轮作技术全面发展。 2.轮作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应用轮作要晚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开始以休闲为特征的轮作。 ① 三圃制(主谷式轮作) 冬谷物(秋播小麦、黑麦)──→春谷物(春小麦、燕麦)──→休闲 ② 改良三圃制 1/2休闲1/2三叶草──→冬谷物──→春谷物 ③诺尔福克轮作 中耕作物──→夏谷物──→三叶草──→冬谷物 ④草田轮作 本世纪初原苏联土壤学家B.P.威廉斯制订。它主要依靠在轮作中有计划地种植多年生混播牧草(主要是禾本科和豆科合牧草),其实质就是借用多年生牧草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 3.国外对轮作的研究结果 1)美国最早的轮作实验地在伊万诺州的莫罗试验区(Morrow Plots),建于1876年,经过100多年试验研究,也充分肯定了轮作的重要意义:“采用良好的作物轮作和适宜的土壤管理,能够从土壤中得到利益,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持土壤的生产力,还能使已经破坏了的土壤,再次恢复它的生产力”。 日本的青森县农试场膝坂支场3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管哪一种轮作 2)日本的青森县农试场膝坂支场3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管哪一种轮作其产量都比连作的高。 大久保隆弘(《作物轮作技术与理论》)指出: “由于化肥工业与农药生产的发展,造成对轮作的忽视,更加助长了对轮作体系的破坏,其结果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地力减退,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因而要“探讨和认识轮作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用新的观点肯定轮作。 三、轮作在生产中的作用 ㈠、轮作的技术效益 1.能均衡地利用养分、水分,做到用养结合。 ①由于轮作的作物生物学特性不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种类与吸收量及其比例不同。 ②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层次、范围不同(水稻、谷子等浅根性植物;大豆、棉花等深根性植物)。 ③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能力不同(如耐瘠与喜肥)。 ④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数量、时期、能力不同(水稻、玉米、棉花需水较多,谷子、甘薯等作物较耐旱)。 2.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少,调节肥力。 ①轮作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维持和供应。 ②作物生长对土壤理化性状也有很大影响。 ③通过水旱轮作,对于控制盐分有积极作用。 ④通过对棉花或大豆等深松作物轮作安排,加深耕层,不仅提高当年产量,而且在合理安排后作物时仍有增产作用。 3.避免土壤中有毒物质的积累。 ①由于某些作物本身根系的分泌物,秸秆,残茬腐烂时产生毒素。如果连作,就会积累,对作物产量有利或毒害。(如西瓜根系分泌物为水杨酸) ②某种作物使用某些农药,除草剂后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采用合理轮作而减轻或避免危害。 (如大豆施用氟乐灵后,在土壤中的残留物于两、三年内对高粱属的作物都可能产生毒害,必须进一步降解后,才能再种高粱。玉米施用阿特拉津后,如果种植小麦将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