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日进补饮食有讲究
夏 日进 补 饮 食 有 讲 究
文:新中驻诊医师林智强
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
新加坡四季如夏,气候炎热湿度高,本人在新加坡已十年生活,从事
传统中医工作,藉此把行医时常被病患问及的饮食补身相关问题,作精简
扼要叙述,期望对大家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一. 要如何饮食补身?
由于潮湿炎热,人体皮肤疏松,易出汗多,流失水分,故应采 「清淡为补」
为原则,选用性质清凉饮食补品,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当食欲减退,脾胃
消化功能弱,此时食清淡补品,有助开胃增食、健脾助运,若饮食过多肥油腻
滋补之物,而易使肠胃消化运作负担大,影响营养吸收有损健康。宜食蔬果类
如黄瓜、冬瓜、丝瓜、玉米、绿豆、红豆、蕃茄、西瓜等。另选择甘寒清补品
如 :薏米、莲子、玉竹、百合、白木耳等。
二. 进补有哪些误区?
(1)偋弃正常三餐饮食:只服补品,忽视从饮食中摄取人体所必需均衡的全面营
养,药补不如食补。人体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
等基本营养物质,是补品无法完全替代的。古老中医典籍「内经」记载”五谷
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2)滥用补品:以为补品为万灵丹,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不妥当的。
(3)忽视本身体质状况:热带地区气候易使人耗气流失水分多,多数人常为阴虚
体质,应选择甘寒、甘平及酸性的补品,如果误服用了温热壮阳补品等,如
鹿茸等则易常产生异常兴奋、烦躁、咽干、失眠、身热、出血等不适状况。
(4)补品过量服用:补品吃得太多太杂,剂量过大,身体难以吸收,产生“虚不
受补”的现象,如不思饮食、腹胀等,反而不利身体。
三. 哪些情况须注意进补?
(1)感冒发烧者一般不宜服用,以免病源深入,拖延长病程。感冒时一般可出现
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待病况解除后,再酌情进食补品。
(2)热证病者忌用温热性质补品,以免助热耗液。热证主要表现:身发热不怕寒、
面红目赤、口唇干燥、痘疹频发、口渴欲饮冷水、小便黄赤色、大便秘结。
四. 简易食补有哪些?
薏仁米
又名苡仁、六谷米等。性味甘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亦
可作粥煮食,服用时约每次30 克,为食
疗佳品。可将薏仁米、腐竹皮、冬瓜条等
量加水熬煮,当一日量水饮。
红豆汤
具有利水消肿、和血排脓作用。一般个人服用比例:红豆25~30 克,红枣5~6
枚,陈皮 5 克,糖适量。先将洗净浸泡过的红豆及材料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
水,以中火煮滚后,改小火加盖焖煮30~40 分钟,并加入”微小量”的盐,可更
将红豆汤的甘甜味道更突出。
百合银耳莲子汤
百合味甘性平,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白木耳滋阴补肺,益胃生津,利肠
道。取百合、白木耳去蒂头,莲子可视情况去莲子心,因其味偏苦,但却有清
热降压,清心安神,帮助入眠作用,等量清洗浸泡后,加水入冰糖小火煮烂。
白扁豆红枣汤
扁豆分红白两种,用于健脾和胃,化湿消暑以白扁豆为佳。故对脾胃虚弱,夏
季易伤暑湿者甚宜。服用时将干扁豆水浸泡后,去壳(去外衣),每用20~30 克,
加红枣6~8 枚同煮,每日1 次。
玉米黑木耳粥
玉米即玉蜀黍,功能为补中健胃,除湿利尿。简单食用,即除去外壳皮及玉米
须,煮熟即可。玉米中的玉米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凡
高血脂或高血压患者常服玉米,有-定食疗功效。黑木耳则有活血之功,可阻
胆固醇沉积凝结血管作用。故两者合用,对年老心血疾病有所帮助。取黑木耳
10 克,先用冷水浸泡,待发胀后撕裂碎备用,将玉米粉150 克用压力快锅煮将
烂时,改用普通锅,后放入木耳同煮为粥,作点心晚餐用。
五. 消暑开胃生津的中药饮品
菊花茶
菊花有黄白菊之分,疏散风热多用黄菊
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将菊花4~5
朵沸水冲泡3-5 分钟,加糖适量频服即。
也可入少量枸杞子增强养肝明目。
酸梅汤
乌梅 15 克,山楂5 克,洛神花5 克,炙甘草10 克。将材料冲洗,用水500 毫
升,放砂锅内煮沸约 20 分钟,滤去渣放凉即可饮用。若嫌酸可适当加凉开水,
再加适量冰糖或桂花露及蜂蜜,为1 日1 人量。具有生津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