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袁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袁强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袁强(副教授)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 《安徽基础教育》杂志副主编 安徽省教育厅义务教育独立督查员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一、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为什么要设立教师专业性标准 ? 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质量提升、均衡发展 2.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 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4. 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潮流 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化时代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教师专业地位的尴尬现实: 任何人都可以对教师的专业行为指手画脚: “抓得不紧,耽误学生高考前程”; “你不该这样教,应该那样教”; …… 教师为什么没有树立专业地位? 人们对教师的专业价值定位在“传授知识”上,教师专业的基点定位在“学科知识”上;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基本掌握的知识; 似乎只要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当教师,甚至当得也很好: 民办教师; 没有受过教师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学科专门训练的人也来当教师…… 教师的专业价值被忽略了,甚至被替代了。 教师专业化遭遇的现实问题 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彰显不足; 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 身份认同明显不足,专业训练亟待强化; 在职进修形同虚设,专业发展任重道远; 专业自主受到限制,专业权利名不副实; 教师组织力量薄弱,活动时空余地有限。 调侃教师 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 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 家长投诉照死陪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校长一叫立即到位。 一年到头吃苦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 一丁点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工资空涨令人心碎,薪水不高自己纳税,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教师哪有社会地位,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教师专业标准化时代到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 ——2011-2012 我国1993年《教师法》虽然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肯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并出台了《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通用性(政策性)标准,对从事各级教师职业所应达到的最低学历标准、师德等做出了规定。 但却并未对专业发展的具体专业发展标准,包括教师专业伦理标准、教师专业知识标准、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等专业性(业务性)标准提出硬性规定。 2004年,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就着手建立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是课题研究。教育部委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9所师范大学和中央教科所研究三个标准。2008年,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中国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开展现状调查和国际比较等前期研究。 二是标准研究。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2010年教育部加快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工作,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顾明远和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分别牵头组成课题组,开展现状调研、国际比较、文本研制等相关工作,形成了三个标准文稿。 三是征求意见。教育部组织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邀请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讨论修改。征求部有关司局、各省教育厅和部分师范院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意见,多次修改三个标准文稿。 四是专家审议。教育部分别组织召开三个标准审议会。邀请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三个标准进行了审定。 五是统稿并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与顾明远教授和三个课题组负责人一起进行了最后统稿,再次对文稿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2012年1月,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正式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三个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