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大学》
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 大 学 一、《大学》来源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来分别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章,《小戴礼记》也即“十三经”中的《礼记》。 在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 南宋的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也竭力推崇《大学》和《中庸》。 在二程和朱熹看来,《大学》和《中庸》,一个是“初学入德之门”,一个是“孔门传授心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把它们从《礼记》一书中提取出来,作为单行本刊印,并且和《论语》、《孟子》并列在一起称为“四书”。在经历宋、元以后,《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二、《大学》的作者 《大学》作者,汉唐诸儒无说。 朱熹整理《大学》时,将其分为“经”一章(“经”是基本的观点),“传”十章(“传”则是对“经”的解释、阐述)。 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此论朱熹未提供证据,殆据程子(程颐)之说,从思想演进的观点,而推论及之也,并未有其他客观的证据,所以清人屡加驳难。 20世纪30年代初期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者所作。 然张岱年说:“《大学》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所谓家指大夫之家,不是一般家庭之家。这里反映的是诸侯纷争、大夫专权的局面,这是战国时期的情况,不是秦汉时期的情况。所以,从这点看,《大学》应是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第83页) 三、“大学”的定义 “大学”一词包含三种意思:(1)指成人所受的教育,与“小学”相对而得名。古代把童子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称为“小学”,而把成人所受的高等教育称为“大学”。(2)大人之学。“大人”与“小人”相对而言,“大人”指贵族,“小人”指一般平民。大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小人则没有。(3)大觉。“大觉”是佛教用语,有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 上述三种意思,第一种最接近《大学》的原旨,所以朱熹加以采用。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四、大学讲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目的) 大 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方法)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结论) “八目”结构图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大 学 五、《大学》提出的教育观点 《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 大 学 六、课文链接—学校发展 一、先秦私塾 私学产生于 春秋时期, 以孔子、 墨子为代表, 聚徒讲学,从 而创办私学。 孔子讲学图 二、汉代大学—太学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 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 育机构,主要课程 即是汉代的五经。 三、宋代“四大书院” 1.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城北,因座落于嵩山之阳 而得名。) 2.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省长 沙市岳麓东侧, 1988年被国务 院批准为第三 批国家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3.白鹿洞书院 位于庐山 五老峰南 麓(今属江 西九江市) 享有“海内 第一书院” 之誉。 4.应天书院 又称睢阳 书院,原址 位于河南省 商丘县城南, 毁于靖康之 难中。 四、明、清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 隋朝以后的中央官 学,为中国古代教 育体系中的最高学 府。北京国子监始 建于元朝大德十年 (公元1306年), 为我国元、明、清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负荷预测.ppt
- 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 旅游景区的功能布局.ppt
- 第三章第四节_网络分析.ppt
- 第三章目标与任务.ppt
- 第三章逻辑门电路cmos.ppt
- 第三章第五节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ppt
- 第三篇 10KV高压开关柜运行规程.doc
- 第三章:质量管理.ppt
- 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23.ppt
- 第三节 音频的处理.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