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厦门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沈华平 民航厦门航务管理站气象台 361006 摘要:对2006年7月14日到7月17日厦门连续暴雨天气从环流形势、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是由0604号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在福建霞浦县北壁镇登陆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浙江六省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和山地灾害造成八百余人死亡的惨剧,死亡人数为近十年之最 时间 松柏 小坪 上陵 竹坝 五峰 新圩 坂头 杏林 厦门 大帽山 7月14日 64.5 22.5 20 34 27 38.5 39.5 52.5 34.2 50 7月15日 118 107 87 74 87.5 113.5 88 87.5 161.3 122.5 7月16日 53.5 458 393.5 124 224 110.5 167 112 30.7 91 7月17日 90 133 212 196 98 160 73.5 46.5 119 125 2、暴雨过程环流形式 2.1 500HPA形式特点 从7月14日20时500HPA高空图可以看出(图1),中低纬维持两高一低,青藏高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都异常强盛,青藏高压向东到100°E、向北到40°N附近,副高稳定在125°E附近,且北端西伸到黄河中下游,整个长江以南地区为两高之间宽广的低压区,并处于副高西侧暖湿气流控制。华北到东北地区有西风槽活动,因副高强盛,致使西风槽东移受阻,槽底不断分裂冷空气从东路南下。整个形势稳定少动,一直维持到17日20时共四天时间。有利的高低空条件使得登陆后的强热带风暴未立即减弱消失,而是保持其完整的涡旋环流缓慢地向西北偏西移动,深入内地后近乎停滞。台风环流系统在陆地上维持愈久,总雨量愈大。历史资料统计,出现特大暴雨的台风,一般在陆地上维持三天或三天以上。7月18日后,副高加强西伸控制了江南地区,降水基本结束。 2.2 低空和地面形势 从7月14日20时700HPA(图2)上看,减弱为热带风暴的“碧利斯”位于福建西北部,南海北部到浙江南部有一条≥20m/s的偏南风低空急流,急流带上T-Td≤1℃,源源不断地将南海的水汽输送到厦门上空,并使登陆的热带风暴得以维持。低空偏南风急流是暴雨区的主要水汽通道和能量通道,还能引起低空风场的辐合,它不仅对形成暴雨发生的水汽和热力条件起重要作用,也是重要触发机制。 图1 2006年7月14日20时500HPA天气图 图2 2006年7月14日20时700HPA天气图 从7月16日08时700HPA(图3)上看,“碧利斯”已减弱为热带低压,环流仍相当完整,从东北东部到越南中北部有一条槽线贯穿,整个华南地区到江苏一带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控制,低空急流向北伸展。有一冷高中心位于山西东北部,并从河套地区经江淮到华南伸出一条狭长的冷舌,此时热带风暴已变性,由前两日的潜热能源转为斜压能源,整个江南为较强的位势不稳定区。 图3 2006年7月16日08时700HPA天气图 图4 2006年7月14日20时地面图 7月14日20时地面图上(图4),从内蒙古东部到山西东部有一条弱冷锋,不断有冷空气从东路扩散南下,对热带风暴北上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我国西部为大范围的热低压,对热带风暴西行有牵引作用。同时在北方的弱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下,江南地区低层辐合加强,对流层上部200HPA图上(图略),热带风暴上空为辐散流场,厦门地区维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着深厚的强上升运动。冷空气从低层入侵,起“冷楔”作用,使暴雨区低空的暖湿气流沿冷空气造成的倾斜等熵面爬升,成为暴雨的一个触发机制;从中层入侵的冷空气能造成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使对流活动进一步强烈发展。暴雨主要发生在与南风气流正交的山脉迎风坡,厦门北部山区向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有利于雨团的发展、加强和停滞,往往是暴雨的最大中心所在。 3、雷达回波与卫星云图 台风暴雨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暴雨主要出现在台风登陆之前,台风中心登陆后降水很快减弱。第二类暴雨主要出现在台风登陆之后,而在台风的前半圆没有什么强回波,主要强螺旋雨带集中在台风的后半圆。这次厦门连续暴雨属于第二类。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