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MOS基本逻辑单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1 MOS RS触发器 2.钟控RS触发器—结构3 R S CP Q Q Q Q R S CP VDD CP CP CP CMOS电路图 不能有“11”和“00”状态 * 4.5.2静态MOS D触发器 1.电平触发D触发器(锁存器Latch) D Q Q CP Q Q D CP 高电平触发 Q Q D CP Q Q CP D 低电平触发 * 4.5.2静态MOS D触发器 2.边沿触发D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后沿 下降沿(后沿)触发 Q Q D CP D Q’ Q’ CP Q Q D Q’ Q’ CP Q Q * 4.5.2静态MOS D触发器 2.边沿触发D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前沿 上升沿(前沿)触发 Q Q D CP D Q’ Q’ CP Q Q D Q’ Q’ CP Q Q * 4.5.3准静态CMOS D触发器 1.电平触发D触发器(锁存器Latch) 1 D Q CP CP CP CP Q D Q CP CP CP CP Q D Q CP CP CP CP D CP CP Q * 4.5.3准静态CMOS D触发器 1.电平触发D触发器(锁存器Latch) 2 Q CP D CP CP CP Q S CP D CP Q S R CP CP CLK CP CP CP D CP CP CP Q S * 4.5.3准静态CMOS D触发器 2.边沿触发D触发器(主从D触发器) Q Q D CLK CLK CP CP CP D CP CP CP R Q CP CP CP CP Q S R S dffprbsb * 4.5.3 准静态CMOS D触发器 3.版图示例 dffp dffps dffpr * 4.5.4 斯密特触发器 1. NMOS斯密特触发器 VDD Vi Vo 0 Vo t VIH VIL t 0 Vi VIH 0 VOH VOL VO Vi VIL * 4.5.4 斯密特触发器 2. CMOS斯密特触发器 VIL VIH VDD 0 VDD VO Vi VDD Vi Vo VDD 0 Vi t VIH VIL Vo 0 t * §4.6 MOS其它单元电路 * 0 t 0 Vb t 0 Vcp t Va 0 VRST t 4.6.1 振荡器及分频电路 RST cp Q Q D CP a b R 振荡器 整形 二分频 可以通过改变反相器级数和驱动能力以及增加电阻电容的方式来改变振荡频率。 * 4.6.2 上电复位电路 0 t a 0 b t 0 c t 0 t Q0 0 t Q1 0 t Q2 0 t CP 来改变复位时间 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和MOS管尺寸 Q Q D CP R Q Q D CP R Q Q D CP R Q0 Q1 Q2 CP RST 应用 VDD c b a * 4.6.3 沿判断电路(沿提取电路) 1.判断上升沿 A B F 0 0 t 0 t VA t VB VF 可以通过改变反相延迟时间的长短来改变输出脉冲的宽度。 * 地址译码控制 4.6.3 沿判断电路(沿提取电路) 2.判断下降沿 0 0 t 0 t VA t VB VF A B F * 4.6.4 开关逻辑电路(传输门逻辑) 1. NMOS多路开关 E VCC F= P1·A·B+P2·A·B+P3·A·B+P4·A·B P1 P2 P3 P4 A A B B F 可以通过增加上拉和驱动电路来提高速度。 * 4.6.4 开关逻辑电路(传输门逻辑) 2. CMOS多路开关 P4 P3 P2 P1 A B F A A A A B B B B P4 P3 P2 P1 A A B B F 便于布局布线 * 4.6.5 加法器电路 1.组合逻辑半加器单元 S=AB+AB =(A+B)AB C=AB =AB A B S C * 4.6.5 加法器电路 2.组合逻辑全加器单元 Ci=AB+BC+AC=AB+C(A+B) Si=ABC+ABC+ABC+ABC=ABC+(A+B+C)Ci A B C Ci Ci Si Ci Ci Si VDD VDD VDD A B A B C A B C A B VDD A B C A B C C B A A B C * 4.6.5 加法器电路 3.传输门结构全加器单元 Ci= (A?B)C + (A?B)A Si= (A?B)C + (A?B)C V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公害农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PDF VIP
-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百题练含答案.docx VIP
- 铁路建设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房地产企业绩效与薪酬体系诊断.pdf VIP
- 发酵车间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及管理办法(SOP).docx VIP
- 机关青年干部党课讲稿.doc VIP
- Acer宏碁投影仪PL SeriesPL6820用户手册 (LAN Control)使用手册.pdf
- 皮带机拆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4《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S县为例》7800字.doc VIP
- YY:T 0466.1-2016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