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地质科技情报.PDF

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地质科技情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地质科技情报

第35卷  第4 期 地 质科 技 情报 Vol.35  No.4 2016年    7 月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ul.  2016 黔西南泥堡特大型金矿床的新发现及其控矿因素 1ꎬ2 2 3 2 2 2 2 李俊海 ꎬ刘建中 ꎬ张双菊 ꎬ何彦南 ꎬ杨天才 ꎬ张应国 ꎬ张  丞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ꎬ贵阳550025ꎻ2.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ꎬ贵阳550018ꎻ 3.贵州理工学院ꎬ贵阳550003) 摘  要:为了在黔西南泥堡金矿区获得找矿突破ꎬ进一步厘清矿床控矿因素ꎬ近年来ꎬ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五地质大 队根据其积累的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经验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ꎬ结合该区地表已知金矿体赋存特征ꎬ通过对以往大量地质资料再 研究ꎬ并通过大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ꎬ获得了一些新发现:二龙抢宝背斜是一次级褶皱ꎬ为隐伏的F 断层上盘的牵引褶皱ꎻ新发现 1 了F 断层破碎蚀变带中的厚大金矿体ꎬ单矿体达大型矿床规模ꎬ从而使泥堡金矿达特大型矿床规模ꎬ并新发现了深部泥堡背斜核 1 部的层控型矿体ꎻ在黔西南地区ꎬ首次在泥堡金矿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中的断层破碎带内发现了金矿体ꎮ 进一步研究得出泥堡金矿 床的控矿因素是:①地层ꎬ泥堡金矿体主要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ꎬ上二叠统龙潭组一段、二段和三段ꎻ②构造ꎬ泥堡金矿体产于泥堡 背斜南翼ꎬ主要受F 逆断层控制ꎬ其次受二龙抢宝背斜核部附近的构造蚀变体控制ꎻ③岩性ꎬ当岩石为角砾岩或砾屑砂岩、沉凝灰 1 岩、不纯碳酸盐岩时有利于成矿ꎬ特别是岩层厚度较薄ꎬ成分复杂ꎬ孔隙多ꎬ其顶、底板为透水性差的黏土岩、粉砂质黏土岩时易富 集形成金矿(化)体ꎮ 关键词:新发现ꎻ控矿因素ꎻ地质特征ꎻ泥堡金矿床ꎻ特大型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7849(2016)04 ̄0144 ̄06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内近年 图见图1ꎮ 主要岩性为砾屑砂岩、沉凝灰岩、硅质岩、 来新发现的又一特大型金矿床ꎬ位于贵州省黔西南 角砾岩、灰岩、粉砂岩及黏土岩ꎮ 矿区构造较发育ꎬ主 州普安县楼下镇ꎮ 泥堡金矿发现至今已有二十余 要有北东向褶皱ꎬ北东向、北西向2组断裂及少量南 年ꎬ许多地质工作者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ꎬ发表了许 北向断裂ꎮ 其中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构造主要有北 [1 ̄6] 多研究成果 ꎬ为泥堡金矿床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 东向的泥堡背斜、二龙抢宝背斜以及F 逆断层ꎮ 1 础ꎮ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 1.2 矿体特征 [7] 泥堡金矿床探获资源量已达特大型矿床规模ꎬ 队 经过多年对该金矿床的研究及勘查地质工作ꎬ 在成矿规模、控矿因素等方面又有了一些新发现ꎬ笔 根据含矿体的产出特征分为断裂型、层控型和残坡 者将进行归纳、总结ꎬ以期对深入研究泥堡金矿床的 积型3类(图2)ꎮ 其中以新发现的断裂型金矿体为 成因机制有所帮助ꎮ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