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健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

  保健功 保健功系根据传统导引法整理改编而成,由全身自上而下的自我按摩及运动组成。其动作缓和柔韧,男女老少皆宜,既可以防治疾病,又有保健作用。   唐代高僧释慧琳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地经疏义》)保健功就是这种“自摩自捏”的导引法,其作用如明代养生家高濂所说:“……导引按摩之术,可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邪外干,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传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亦犹如是,故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遵生八笺》)   一、功法   1.静坐   端坐、盘坐或靠坐均可。闭目、含胸,两手握固置于两侧腿上,舌抵上颚,意念轻守丹田,自然呼吸或顺腹式呼吸,排除杂念、身心松适,静坐约50息时间。   操作提示:坐姿可以根据练功场地,及习练者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静坐时间也可灵活掌握,30~50次呼吸均可。意守丹田一定要“轻”,做到“似守非守”,不可刻意。   通过静坐,松静自然,排除杂念,可安神定志,培育元气,为以下的功法练习作好准备。   2.鼻功   拇指微曲,用两手拇指第二节指背轻轻自上而下摩擦鼻翼两侧9~18次;再以指关节揉按迎香穴9~18次。   此法可改善呼吸道、鼻腔内的血液循环,加强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可防治感冒及鼻炎。“迎香”为手足阳明经交会穴,对胆胃气逆造成的右上腹疼痛,如胆蛔症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目功   闭目,微曲拇指,以指关节沿眉由内向外轻擦9~18次,再同样轻擦上下眼睑9~18次。   两手互搓至热,用手心热烫眼珠三次,用两手中指指腹点揉“睛明”、“鱼腰”、“瞳子髎 ”、“承泣”等穴各9~18次。两目轻闭,眼球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9~18次,轻轻睁开双眼,由近自远眺望远处的绿色标的物。   操作提示:旋转眼球速度要慢,旋转次数由少渐多,刚开始练习时不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次数,否则部分习练者可有目胀、头昏、呕吐等反应。   此法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加强眼肌的活动能力与神经调节能力。调肝明目、增进视力、防治目疾。   4.擦面(又叫干浴面、干洗脸)   将两手掌互搓至热,按在前额,经鼻侧向下擦到下颌,再由下颌反向上至前额,如此反复进行,共18~36次。   此法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常年坚持可使面色红润,皱纹少生,具有美容作用。手足阳明经循于面,故此法可疏通阳明经气。   5.耳功   接上势,用搓热的两手心搓揉耳廓9~18次;两手交替经头顶拉扯对侧耳廓上部9~18次;用两手大鱼际压在耳屏处堵塞耳道,然后突然放开,如此按放反复9次;两手鱼际堵住耳道,手指自然位于后脑枕部,此时用食指稍稍用力按压中指并顺势滑下弹击后脑枕部24次,可听到“咚咚”的声响,古称鸣天鼓。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两手掌一定要稍用力压住两耳,堵住外耳道,方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聚。”手、足三阳经直接联系于耳,阴经则通过别支(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相通。《素问·缪刺论》载:“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皆会于耳中。”说明耳部与全身各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因此按摩耳廓可刺激耳窍上全身脏器组织的功能对应点,起到调节全身脏腑经络,改善脏腑器官功能的作用。 按放耳道造成耳道内压力的变化,对增强耳膜弹性,防止耳膜内陷有较好的作用。   鸣天鼓可给大脑以温和刺激,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海论》),能调节中枢神经,对防治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及老年性健忘、痴呆有一定作用。   6.口功   (1)叩齿:上下牙轻叩36~72次。   (2)搅舌:古称赤龙搅海,用舌在口腔内壁与牙齿之间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9~18次。产生津液暂不下咽,接下势。   (3)鼓漱:用上势产生的津液鼓漱18~36次,再将口内津液分三次咽下,咽时意念诱导津液慢慢到达下丹田。   操作提示:叩齿时可先叩门齿,再叩大齿,也可以同时一起叩。搅舌时,次数由少到多,不可强求一次到位,尤其是对高龄有动风先兆的人,由于舌体较为僵硬,搅舌较困难,故更应注意。可先搅3次,再反向3次,逐渐增加以能承受为度。鼓漱动作,不论口中是否有津液,都做出津液很多状的鼓漱动作。   此法可益肾固本、引津上潮、健脾益气、滋阴柔肝。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常叩齿可益肾固本;搅舌令口内津液增多,开口于口腔的消化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等),分泌功能增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7.项功   两手十指交叉抱后枕部,两手与项争力前俯后仰3~9次;以前臂运动带动两掌,两掌根部着力,撞击项部3~9次。   以两掌大小鱼际交替揉按风池穴,顺、逆时针各9~18次。   颈项为六条阳经与督脉交汇处,风池穴为手足少阳及阳维交会穴。本势对鼓舞阳气、畅达枢机、活跃气血有较好的作用。对于因寒邪郁遏或负重损伤引起的颈部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