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与其传人谈____巧祛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志正与其传人谈____巧祛湿

国医大师巧祛湿 巧 祛 湿(1)(什么是湿) 自制醋泡姜: 把姜洗净,切薄片,用山西的或镇江的米醋泡三天。 中老年脾胃虚寒的,肠胃不好的,发胀,胆石症,消化不良,打嗝来一片,饭后吃(反胃酸的吃一点鲜姜沫就可以了)。姜有和胃,祛湿,化痰的作用。 现代人喝水多,容易引起脾湿,脾湿就影响肠胃的消化系统,有风湿,暑湿,湿热,有寒湿,变化很多。 很多临床病症的命名都提到湿,但有些没提到的也跟湿有关,比如头痛,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腹泻等等疾病都跟中医提到的湿邪很有关系,很多人在早上起来感到关节僵硬,但是活动以后有恢复了,在累风湿性关节炎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多,中医把它归结为晨僵现象。还有一些人早晨起来眼脸浮肿,这也是湿气过重的一种表现,尤其是肾脏功能不好的人这种现象尤其多。 治湿跟治水不同,要渗湿但要利水,水是生命之源,但是什么东西都要有个度,多了也就不好了。 中医有句话——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 六气是指大自然的气候在一年里的变化,叫风寒暑湿燥火,年轻人湿热比较多,老年人寒湿比较多。 湿跟喝水的关系: 正常人一天要补充1500到2500左右毫升的水,成年人体型各不同,可以是重一公斤补充50毫升的水。喝多了水容易生湿。要根据季节,疾病,体重,体质等情况有所不同。 中医把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指自然界的各种湿气,雾露,空气湿度变化,中医讲同气相求,阴雨天湿气重的时候,外湿影响到内湿,有关节炎的人就会受到影响。 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有没有湿邪呢? 看舌苔,舌苔偏厚,舌体比较厚,舌边有牙齿的痕迹,就是湿多的表现。舌体偏大,舌体裂纹(湿少了也裂),齿痕舌, 南方湿,其实北方亦湿——生活习惯的改变,冰箱、冷饮,膏梁厚味、内生痰浊,运动少、代谢减少,紧张等精神因素。 芳香化湿,荷叶,荷埂,藿香。荷叶,荷埂用于胸闷,头痛,食欲不振,妇科疾病,儿童疾病。藿香用于夏季感冒,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水土不服。 巧 祛 湿(2)(湿邪在脾胃)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之说。比如说上火了牙疼,吃点牛黄清胃,泻火,女孩子经前吃了根冰棍,肚子疼,喝点姜糖水。但是如果体内既热又凉,很矛盾,这些病人中医讲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水湿停聚,兼有脾虚,往往散寒容易生热,清热容易生寒,祛湿容易伤气,补气容易滞气、中满(胀气),要用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祛湿化痰,键脾补气,促进胃的功能流动的药材才行。 半夏泻心汤(里面有半夏,黄莲,干姜) 一般像花,叶之类的药都是升的,但是中药有一句话“诸花皆升,复花独降”,复花(尤其对打嗝效果好),枳实都是降气的药。苏梗,苏叶是解表的药,性味辛温,散寒祛风,行气,和胃,安胎,是一个感冒药,有升散的效果。 治疗夏季暑湿的方子(解暑醒脾开窍,食欲不好): 荷叶是解暑醒脾和胃,清利头目的。荷梯有降气和胃,不伤阴的作用。荷埂有理气和胃的作用。莲藕。这个方子一升一降,荷叶是升的,能升人的轻清之气,绿豆衣是降的,有辛凉解暑的作用。这个汤可以温着喝(脾胃虚寒的人)也可以凉着喝(有火的人)。 湿在胃和湿在脾有什么区别? 如果有反酸,打嗝,胃胀,胃疼这种往上走的症状就是湿在胃。如果是便溏(比如拉肚子,泄泻,便密),还有腹胀,肠鸣,腹痛这些症状就是湿在脾。 容易拉肚子,要健脾补气渗湿止泻: 参苓白术是四君子汤的前三味药,加上其他药四为了加强健脾的作用,薏苡仁和白扁豆有健脾渗湿的作用,砂仁有醒脾和胃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桔梗,桔梗有升气是作用,可以使清阳上升。在清阳上升了以后,在补气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药,有健脾止泻,升提清阳,提高疗效。(这个方子在治疗病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见好就收,用量也不能太大,要慢慢用,等到脾胃功能完全恢复时才能停用。服用时要有耐心,不能着急,服用也是有讲究的,要用一味药来送服——彻底煮沸煮熟的大枣水。趁热把参苓白术散做的药丸放在大枣水里慢满溶化,再喝。) 路老的学术思想有十八字决: 持中央 运四旁 怡情志 调升降 顾润燥 纳化常 一腹泻不能马上就止泻,容易留邪,就是湿热留滞肠间了。夏天腹泻的原因很多,夏天暑湿感冒比如说吹空调着凉了,首选藿香正气(内湿,腹泻,脾胃病引起的呕吐、呃逆)。藿香这个药物能芳香化浊,祛湿,解暑,和中,止呕,既能解外感之暑湿、寒湿,又能和胃,在里治暑湿。 夏季便密(大便次数多,但量少,也叫便密) 莱菔子散(大萝卜子)治疗便密 对肠道气滞或大变密的有好效果。 薏苡仁(甘淡,健脾祛湿,生着用),赤小豆(甘平,清热利湿),糯米,等量熬粥(健脾祛湿养胃的作用)。 巧 祛 湿(3)(腰疼) 腰疼不一定是肾虚,由于着凉,受了寒湿引起的腰疼叫肾着病,但是这里的肾不是指肾脏,指的是腰,是肾所在的部位,着是重浊留滞的意思,指湿寒之气停留在腰部(比如在地上睡觉)。 那么怎么区分肾着病和普通的腰肌劳损或者是椎间盘突出呢?要是腰椎有问题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