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pdfVIP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维普资讯 食用菌学报 2003.10(1):12~16 ActaEdulis 文章编号 :1005—9873(2003)01—12—05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 的研究 秦俊哲 魏颖杰 陈 合 吕嘉枥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81) 摘 要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 、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 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 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 3.40g/100mL和 11.1Omg/lOOmL,纤维素酶活性 、漆酶活性和蛋白 酶活性分别为 1.IOU、0.017U和 0.17u,pH为6.3时,菌丝球数量与活性最高。 关键词 :金针菇 ;液体菌种 ;还原糖 ;氨基氮 ;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S646.15 文献标识码 :A 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口味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防病抗癌功能 ,可促进儿童健 康成长和智力发育。近年来 ,其消费量迅速增加 ,国外金针菇生产 已基本实现了工厂化,国内 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国情的规模化周年生产技术。但金针菇菌种生 产仍采用固体发酵法 ,存在生长周期长、菌龄不一致 、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而以液体菌种进行扩 大繁殖是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方向。有关金针菇菌种液体培养技术 的研究虽有一些报道 [J~3], 但多以利用发酵液或菌丝体为 目的,对培养过程中影响菌丝活性的生理指标研究甚少 ,目前尚 缺乏有效控制发酵过程的生理指标和技术参数。本文通过研究影响菌丝生长的主要生理指 标 ,如菌丝球数量 、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以及酶活性与菌丝生长活性的关系,为金针菇液 体菌种工厂化生产过程的控制提供技术参数和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金针菇菌种 “金 18”由武汉市新育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摇瓶培养基:米粉 3%,赤砂糖 1%,酵母膏 1%,KH2PO40.1%, MgSO40.05%,VBl10t-tg/100mL,VBz50t.tg/100mL。 1.1.3 仪器与设备 收稿 日期:2002一l1—25初稿;2003一Ol一28修改稿 基金项 目:陕西省教委 自然科学专项基金资助 (99JK185) 作者简介 :秦俊哲 (1957一),男,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食 (药 )用菌科研与技术开发 ,以 及植物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 维普资讯 1期 秦俊哲等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13 YJ型超净工作台,江苏省苏州市苏净集团安泰公司产品;303—3型恒温培养箱 ,江苏省东 台电器厂产品;YX280型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产品;SHZ-B型水浴 恒温振荡器,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产品;722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析 仪器总厂产品;800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化玻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pHep型 pH计, 意大利 HANNA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斜面茵种的活化 将菌种接于 PDA斜面培养基上 ,于25*(2恒温培养 7d,作为下一步摇瓶培养的一级菌种。 1.2.2 摇瓶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用 500mL三角瓶,培养基装量 150mL,于 121℃、0.12MPa压力下灭菌 30min,冷却后每 瓶接入 3块 1cm2培养 7d的斜面菌种 ,150r/min摇床培养 8d,培养温度为 25*(2,每天取一瓶检 测各项指标。 1.2.3 指标测定 1.2.3.1 菌球计数 吸取 1mL培养液稀释至 10mL,取 1mL稀释液置平皿中,皿下衬黑 白相 间方格纸计数。 1.2.3.2 pH值测定 用 pH计测量培养液的pH值。 ∞ ∞ ∞ 1.2.3.3 还原糖测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