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PDF
第 四 部 分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一、大气科学系的历史和演变
(一)院系调整以前的北大、清华气象教育
1917年,比利时双 卜罗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蒋丙然在北京大学讲授气象学,并编写教材《理论气象
学》,该书是我国最早的近代气象学教科书。
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地学系,开设气象学课程,并建立气象台。讲授气象课并任气象台主任的是
黄厦千。
1934年,留德博士刘衍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到清华兼课,讲授气象学。
1935年,清华大学地学系设置气象组,由留英博士涂长望任教。1936年涂离开清华,至南京气象所
工作。
1936年,李宪之(193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后又从事研究工作两年)自德国归来,任清华大学地学
系专任讲师(相当于副教授),次年升任教授,开设气象学、天气预报和理论气象学三门课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当年11月,和南迁的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
长沙临时大学。内设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孙云铸任系主任。
1938年3月,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中分地质、地
理、气象组,气象组教授有李宪之和赵九章,还有助教刘好治、谢光道、高仕功。李宪之教授曾开设气象
学、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理论气象、海洋气象和航空气象等六门课程。
1938—1944年间,赵九章于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即到西南联大任教,讲授高
空气象学、理论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三门课程,1944年调离西南联大至重庆中央研究院。
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物资匮乏。气象仪器设备几乎是零,连水银气压表、风速风向仪、简单的湿
度计、雨量筒都没有,气象观测实习全靠眼看和手感。专业的图书资料也几乎是零,从首都到西南边陲,
关山万里,连原有的讲稿都不及带上,教师凭记忆授课,学生靠笔记学习。但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顺利
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做了一些为以后发展作准备的铺垫工作。
抗战期间,我国空军军官学校在昆明创办测候训练班(又名空军气象训练班),聘请西南联大的教
授李宪之、赵九章去兼课。空军军官学校有大后方最完备的气象台,李宪之安排气象组的新生到那里去
参观,去实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清华大学回京,成立气象系,李宪之任系主任。
李宪之任气象系主任后,首先抓教师队伍建设,考虑到气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克服眼前师资短
缺的困难,送三位在西南联大时的助教相继出国深造,又逐年留下新毕业生任教(1947年留严开伟、仇
永炎,1948年留唐知愚,1950年留杨大癉,1952年留赵柏林、殷宗昭);1950年又聘请刚获美国芝加哥大
学博士学位的谢义炳到清华气象系任副教授;为了教学与气象服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邀请中央气
象局局长涂长望教授、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顾震潮教授到清华兼课。另一方面,李宪之又不断增
加气象系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来改善教学条件。北京沦陷期间,清华大学气象台被日寇作为豢养
军犬、军马的场所,李宪之在废墟上重建,恢复气象台的观测和天气预报工作,便于教学上理论联系实
际。
当时,在华北地区,清华大学气象台的资料是最完整、最准确、最全面、最可靠的,每月还以报表形式
与国外交流。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建设迅速上马,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营造建设单位常到清华气象
·316· 第四部分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系收集资料,咨询问题。特别有意义的是,惟独清华气象台才有的深达 12米的土壤温度观测资料对于
农林发展、国防建设都有重要用途。这说明清华大学气象台不但是本系教学和科研的基地,而且面向社
会,为国计民生服务。
1950年4月到9月,因国家急需,军委气象局与清华大学气象系合办气象观测人员训练班。
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专业。
清华大学气象台和气象系有几件大事:
1.1933年9月8日,清华大学气象台助理史镜清在施放探空用的气象风筝时触电身亡。当时中央
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在悼词中说史镜清是“气象学界因技术而牺牲的第一人”。竺所长呈请
中央研究院拨款千元,成立史镜清纪念基金委员会,奖励气象学上的优秀论文。
2.1948年秋,北京解放前,清华大学气象系的工友张文治被疑为地下党员而被捕。系主任李宪之
多次到国民党特刑庭要求保释,并到监狱探监。当时李宪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 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意见汇处理表.pdf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