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宾《大瓢偶笔》(卷1——卷4)
杨宾《大瓢偶笔》 卷一
○论夏周秦汉三国六朝碑帖
大禹岣嵝碑,在衡山岣嵝峰。岳麓所刻者,宋嘉定间何致子一所摹,在岳麓山巅石壁间,有亭覆之。石东北向,高七尺,广两之,若屏然而亚其两角,刻文于中,空其前后。拓墨处独黑,望之若另一碑,其实则一石也。余于康熙戊子春从岳麓书院崇道祠登山,由道中庸极高明亭往观之。亭外西北隅有摩崖古刻三行,大如斗,类八分,缺其上截,旁有小楷书二行,俱不可辨,不知何人所刻。亭中石刻尚多,大都近代人书,不足观也。
会稽山禹陵窆石,本无字,汉永建元年五月始刻题字于石。石在禹庙东南小阜,高五尺许,下大可合抱,而上微锐,锐处有一孔,形若秤锤,故土人呼之为石秤锤。予幼时见其孔若断而复续者。朱竹曰:相传千夫不能撼。岁在乙酉,有力士拔之而石中断,部下健儿迭相助,及拔,陷地才数寸尔。土人涂以漆,仍立故处,覆以亭。
案曝书亭集云:考古之葬者下棺用窆,盖在用碑之前。碑有铭而窆无铭,验其文乃东汉遗字,王复斋碑录定为汉刻,是矣。赵氏金石录目曰窆石铭,误。连江石鼓文。明时吴襄惠公文华得拓本于杨用修,用修得之李西涯,相传为苏子瞻藏本。康熙初,襄惠后人吴子钧属李登、陈延之、欧阳惟礼篆而刻之木,与国学陈仓本不同。竹云:西涯伪作。
案韩文公石鼓歌云: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杜少陵云:陈仓石鼓久已讹。韦苏州云:风雨缺讹苔藓氵齿。则石鼓唐时已无全文,集古录欧阳公所见止四百六十字五。近时阮芸台相国取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重刻于杭州府学,亦止四百六十二字。元人吾子行自谓以甲秀堂谱图随鼓形补缺字,列钱为文,以求章句,又参以薛尚功诸作,亦仅得四百三十馀字。而升庵所拓乃至七百有二字之多,朱竹辨其妄自改增,可无疑矣。据升庵谓得之李西涯传之苏子瞻,竹谓,果尔,则子瞻应先见其全,子由亦得纵观,何以子瞻之诗曰: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糊模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子由和之有云:字形汗漫随石缺,苍蛇生角龙折股。是子瞻、子由均不应有是言。又西涯石鼓歌云:家藏旧本出梨枣,楮墨轻虚不盈握,拾残补缺能几何,以一涓埃裨海岳。夫以欧阳、薛、胡诸家所见止四百馀字,若宾之本有七百馀字,拾残补缺,亦已多矣,宾之亦不应为是言也。观此则竹非疑西涯伪作,直指升庵伪作耳。间考李文正怀麓堂集绝不道及,其为升庵伪作可知。
《日下旧闻》载,赋石鼓者二人,曰周伯温、李丙奎,作诗歌者二十人,曰韦应物、韩愈、张耒、洪适、梅尧臣、苏轼、苏辙、张养浩、揭傒斯、宋褧、吴莱、顾文昭、卢原质、唐之淳、程敏政、李东阳、何景明、王家屏、朱国祚、郭天中。
会稽山碑,旧传李斯篆,在鹅鼻山。近见明南逢吉会稽三赋注云:宋升明本县民家儿,袭祖行猎,见山上有文三处,苔生其上,刮而视之,有大石文、小石文。其大石文云:黄天皇肃字道成得贤师天下。似与秦碑不同。
案孙渊如寰宇访碑录:会稽石刻,二世元年李斯篆书,在浙江会稽。元申屠厓摹本,近时所刻。又范氏天一阁书目史部:会稽三赋一卷,宋王十朋撰,明南逢吉注,嘉靖二年南大吉序。原钞本误作会稽山赋。
秦东门三字,相传丞相斯书,刻海州马耳山上。宋中丞求之数年不得,亡弟楚萍于无意中忽见之,明日再往,复失所在。
汉荆州刺史度尚碑,相传初在北陵东郊,缺裂仆地。大水至冲入河,或集善水者挽出之,徙于使星亭。不知何时徙沛县湖陵城闸下,明顾崇善工部出理漕渠,徙置徐州官廨。吴文定公云:残缺已甚,独额完。有宋人题识。
案娄彦发汉隶字源碑目第六十三:荆州刺史度尚碑,永康元年立,在徐州湖陵荒野。政和壬辰,巡检王当世迁于官廨,刘宗仪立之使星亭。所记与此不同。
介休郭有道碑,中郎隶书。旧石相传为一秀才盗去,介休令重刻以应求者。赵子函曰:盩王正己再刻。王阮亭秦蜀后记又云:万历中郭青螺钩摹重刻。夫子函正万历时人,如果青螺重刻,石墨镌华何以不言青螺而言正己?岂刻者正己而青螺为之主耶?抑子函、阮亭所传有一误耶?或又云墓前今有二碑,一为明人翻刻,一为康熙初白门郑谷口所临。余足迹所未至,无从考证,敢问世之往来于介休者。
案范氏天一阁碑目载:郭有道碑,康熙三十一年,介休令王直重摹郭青螺重刻郭林宗碑,自跋云:介休王尹正己访于汾故家,得旧碑示予。予近过许昌,摹魏受禅文,参之斯碑,字体画一,其出蔡手无疑。王乃命工镌之贞珉。据此,则刻者正己,而主之者青螺,王、赵所传均无误也。周武帝时除天下碑,惟林宗碑诏特留。乃此碑自宋以来著录家皆未之及,知已亡于唐代或宋初矣。今林宗墓前二碑。一为明人傅山刻,字迹丑恶,殊昧古意。原跋称碑在南渡前已不可见,吾从汾阳曹孝廉伟得一本,不知近代何人补书,陋甚。其一为国初郑簠所书,皆不足观。翁覃溪云:家藏别有姜任修本,较傅、郑二刻颇有根据。姜自识云:予从寒山赵氏拓本摹得,又摹北海孙氏所藏石经残碑,得中郎笔法,以吴炳补桐柏碑之例,重补此碑,或比近人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