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表面积》教学实例和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圆柱表面积》教学实例和反思

《圆柱表面积》教学实例和反思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力求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例: 师: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椰子汁饮料罐。谁能以饮料罐为例,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生1:圆柱有两个底面,都是圆形,而且一样大。(边说边指出两个底面) 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一边说一边摸了摸饮料罐的侧面) 师:你们能画出这个饮料罐侧面的商标纸的展开图吗? 生:能! 师:请大家量出相关数据,再画出侧面商标纸的展开图。 (生纷纷动手测量、画图) 师:谁来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生1:画的是长方形。 生2:所画长方形长15.7㎝,宽14㎝。 师: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3:因为我量出饮料罐的底面直径是5㎝,它的底面周长就是15.7㎝,也就是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而饮料罐的高是14㎝,所以长方形宽就14㎝。 师:你们知道所画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吗? 生齐答:219.8cm2 师:219.8 cm2是饮料罐哪部分的面积?用手摸一摸。 生1:是商标纸的面积。 生2:是饮料罐的侧面积。(用手摸给老师看) 师:现在你们知道圆柱侧面积怎么计算了吗? (学生相互交流归纳) 生:圆柱侧面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师:饮料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铁皮! 师:你们能算出制造这个饮料罐一共需要多少铁皮吗? (同桌讨论,计算) 生:我先计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再用刚才算出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得到一共用铁皮259.05 cm2。 师:这就是饮料罐的表面积。如果保留整数是多少? 生1:259 cm2。因为0.05 cm2可以忽略不计。 生2:260 cm2。因为实际制造饮料罐时需要的材料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不信大家看饮料罐的接头。(边讲边指给大家看)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机灵鬼。这是又一种取进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请举例说说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进一法”。 ………… 师:(出示一个无盖铁皮茶缸)制造这个茶缸要多少铁皮?怎么算? (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1:计算时应注意茶缸只有一个底面用了铁皮。 生2:还应该告诉我们一些有用的数据。 师:你们需要哪些数据? 生3:底面直径和高。 师:底面直径10㎝,高12㎝。(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生纷纷动笔计算) ……… 师:举例说说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无底、无盖的圆柱形物体? ………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 师: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学教材,并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 师:(课外实践)量一量家中水桶或茶叶罐的直径和高,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写一篇数学作文。 反思: 一、使用教材要有创造性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材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无权更动。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把教材看成“知识点”的代名词,教学也不在是简单 的“知识移植”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堂不在限于教科书。所以,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学看作复制与实践教材,而应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因时、因地、因生、因己灵活地处理教材,创生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面对这节课内容,教者没有就教材教教材,而是把这节课内容看成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载体,把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与体悟的活动。课中所用教具、学具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选例题都是教者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经验而设计的,可谓恰到好处。 二、教学内容要有情境性 要保障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就得使学生直面应答性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就会直接地作用于这种应答性情境,解决自己的学习课题。这是一种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教学情境。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围绕生活情境思考问题,学生在生活需要所生发出的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探究、讨论、交流、合作,不知不觉的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制作茶缸要多少铁皮、“进一法”的认识都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一课程理念。最后教者安排一篇数学作文,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方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