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doc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摘要】 目的 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 11月至2009年 11月住院的58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危重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安装术(IABP)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17例,难治性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41例。结果 55例成功撤离IABP,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救治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8%。结论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临床应用 由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稳定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危重患者成活率,因此成为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心脏辅助装置之一。我院自2008年 11月至2009年 11月成功完成了55例IABP术,使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得到了救治并且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到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11月至2009年 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58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危重患者均符合IABP适应证,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8±6.5)岁;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显示二、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同时临床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或严重心功能不全17例。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二、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41例。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包括前壁、前间壁和侧壁)13例,下壁心肌梗死(包括下壁、下后壁或合并右室)4例; 全部患者按Killip分级,有12例为Ⅳ级,有17例为Ⅲ级,其余为Ⅱ级;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2例。IABP禁忌证:①主动脉夹成动脉瘤;②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③主动脉窦瘤破裂;④严重周围血管病变;⑤凝血功能障碍;⑥其他,如严重贫血、脑出血急性期等。 1.2 治疗方法 1.2.1 IABP放置时间 58例患者中17例急诊入院后一般状态较差,病情危重,先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28例先行CAG术后根据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再行IABP术,后行PCI术;13例先行CAG术和PCI术观察术中、术后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再行IABP术。 1.2.2 置入方法 反搏球囊导管为7.5F,气囊大小应根据身高选择:165 cm者选择40 ml气囊,165 cm者选择34 ml气囊。本组58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法经左或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后,送入0.035英寸导丝,继之送入IABP鞘管,沿导丝缓慢送入反搏球囊,置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下约 1~2 cm,肾动脉开口以上。气囊尾端连接System型主动脉球囊反搏机,选取心电图R波或动脉压力波为触发模式进行球囊反搏。根据动脉内压力曲线、重搏波切迹点等调整气囊充气放气时间及比例,以获得最佳反搏效果。即刻病情改善的观察指标为[1]:IABP置入术后30 min较IABP置人前血流动力学改善(血压和心率稳定≥1 h)且升压药物减量,喘憋或胸痛症状减轻,双肺?音减少,尿量增加。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后可停用IABP。撤机应逐渐进行,由1:1改为1:2或1:3。 1.2.3 观察指标 监测人选患者一般资料(血压、血氧、心率、心律、肺部?音、尿量);记录IABP使用时间;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改善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术后30 d,3个月的病死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χ2 检验。 2 结果 58例患者中,冠脉照影示:单纯左主干3例,二支血管病变伴左主干7例,三支血管病变伴左主干6例,三支血管均严重病变22例,二支血管严重病变20例。靶血管病变部位左前降支37例,左回旋31支例,右冠状动脉26例,左主干16例。急性心梗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器使用时间在8~144 h,平均使用时间(26.35±20.74)h。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时间在4~72 h,平均使用时间(12.35±8.74)h。所有患者中55例成功撤离IABP,救治成功,成功率为94.8%,其平均住院天数为14.5 d。3例死亡,1例为急性大面积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置入IABP后13 h内死亡,1例为急性大面积心梗合并急性左心衰IABP术后8 h内死亡,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心脏破裂PCI术中死亡。55例成功者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流动力学稳定,表现为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胸痛明显减轻,肺部?音减少,尿量增多。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