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及途径研究.doc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及途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及途径研究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及途径研究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关键就在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进一步树立互主体意识、调动两者的积极主动性、合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移情能力等是开展主体问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途径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来看,人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进一步解放和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到同等的主体位子,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的、真实的、双向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体二分、偏激、片面、过度、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两种关系的统一: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复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他们共同的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关系。于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模式。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表现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教育者,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教育客体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发挥着“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的主动作用。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空洞的冷冰冰的说教。其关键就在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地位不平等。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权威和中心地位,凭借其知识阅历的优势对受教育者进行“填鸭式”灌输。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仅仅被看做是知识的容器,是被改造的对象,被当作是传话筒,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同时在知识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进行内化,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 缺乏互动主体意识。从教育者这方面来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中心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时教育者只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育经验,忽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不注意研究环境变化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把受教育者仅仅看做是被动接受的客体,漠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感受,不提倡甚至是压制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质疑和提问。按照一个版本一个模式统一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特殊性,实行“一刀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否认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自己的主体性。从受教育者这方面来看,一方面,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权威性一般是通过制度认可的,受教育者对这种制度认可的权威一般不会心存疑虑而是全盘接受,同时也就不会思考教育者是否具有与其权威性相匹配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品德觉悟和能力水平。在受教育者的意识里教育者是当然的权威和主体,自己应该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灌输。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一般不会对教育者提出问题和看法,对教育者传授的内容也不会进行思考,全盘接受,更不会提出与教育者相左的观点。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没有把自己也提升到主体地位,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了。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1、注重地位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拥有平等的地位。首先地位平等表现为有平等的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来看待,看做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受教育者既要尊重教育者同时也要看到自己和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与教育者平等交流的对象。其次表现为人格的平等。教育者要对受教育者予以尊重。再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倾听的义务。一方面教育者由于社会赋予的较高地位和本身拥有的知识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得教育者具有某种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淡化。另一方受教育者要认识到自己在知识阅历方面的弱势同时也要意识到这种差距只是暂时的,要意识到自己和受教育者在地位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树立互主体意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互相认可对方的主体性。一方面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受教育者当作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