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课外资源激活文言文课堂
利用课外资源激活文言文课堂[摘 要]文言文教学枯燥难懂,花时费事却收效甚微,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教学可采用以下策略;巧用鲜活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课外熟知名句名篇来记诵文言名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巧用丰富的现代词语,轻松舞动文言词语的教学,等等。课外资源如源头活水,巧妙运用,借水行舟,定能扬帆文言文课堂。
[关键词]文言文;课外资源;教学效果
语文很有趣,但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却是很头疼的一件事。因为教师详细的串讲和繁琐分析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不得不把记诵的任务作为课外作业来处理。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课余负担,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本人认为,巧用课外资源,能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用得巧,还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巧用鲜活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是古汉语,今人阅读必有较大的语言障碍,这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往往感叹:万马齐喑究可哀!究其原因,实际上是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充分的尊重、保护、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没能创设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因此,可用些鲜活的课外资源作“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论语八则》一课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引入《两小儿辩日》这一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是很善言辞的,在这里,受到两个小孩的责难。但孔子的很多经典的言论、思想却流传至今。今天,同学们就和这位先哲“亲密接触”一回吧!这样,鲜活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必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起来自然带劲了。
二、巧用熟知的课外名句,巩固课内名句名篇的记诵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实际上,这已指示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名句名篇的记诵来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意境,可借用《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既让学生体会到两句都有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情,又能品出前者略显伤感,而后者却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表达出一种豪迈的情怀。
三、巧用丰富的现代词语,舞动文言词语的教学
这里所说的现代词语,当然是指那些继承了或沿袭了古汉语特点的词语。
如 “名”字,现代汉语大多作名词或量词用,但现代汉语中的“莫名其妙”“无以名之”等词中,则作动词用,是文言词用法的延续。“走狗”“走马观花”中的“走”字,则不是现代常用意义“行走”意,而是“奔跑”的意思,这是古义沿用至今。
古汉语中的语序用法有的也沿用至今,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就是宾语前置现象。
现代汉语继承古汉语的现象不胜枚举,如果能很系统地加以整理,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文言词语也就不冷冰而轻盈舞动,课堂活了,那学生就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难学,学而无用了。
四、巧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
制作精美的课件来实现课堂效率最优化就是当前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那股浓重的离愁大都通过室内外环境描写来折射的,用笔含蓄,对学生来说较难领会,若能用上这样一组课件:李清照南下前和丈夫赵明诚夫唱妇随、相亲相爱的情景图→当时人在重阳节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的情景图→重阳日,白天香烟缭绕却漫长冷清的图景→晚上室内玉枕纱橱、人单只影的情境图→室外词人独自把酒东篱的情景图→词人憔悴身形与瘦菊花特写镜头交替比照的图片。学生观看了这些画面,对词人的孤寂、离愁就不难理解了。
五、巧用精彩的名家评语,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在引导学生领略古诗文魅力的过程中,巧用名家评语,必然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可在诵读、讨论、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山村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情趣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后,引用清代学者朱之荆语:“就”字百思不到,若用“看”字便无味了。设问:“朴实无华的语言用好了,也能很好的抒情,这就字妙在何处?品是何味?请同学们好好琢磨一番!”通过对“就”字的品味,学生定能体会到诗人对菊花的“亦花亦酒”的充满情趣的感受,更真切地把诗人对田园生活发自内心的亲切情感,深入领会到朴实无华的诗歌语言的独特意蕴,感受到孟浩然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质。
实际上,可以巧妙运用的课外资源无处不在,数不胜数,能否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关键在一“巧”字,巧用课外资源,给文言课堂注入活水,借水行舟,必能让学生轻松惬意地扬帆文言课堂,采撷文言瑰宝。
责任编辑 周正旺
1
文档评论(0)